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再者,听说他们家在朝中做官,想必对媳妇的要求也颇高,三从四德相夫教子是起码,不苛求她已然不错,断然不会支持她婚后研究雕刻技艺。
她胸口滞涩,默默回到卧房。
隔天孙先生问她郭公子如何,她只是垂眸摇头。
孙先生叹口气,拍拍她,道:“有退婚的可能吗。”
卓玉摇摇头:“只怕没有,父亲对他很满意。”
孙先生又道:“婚期定在什么时候?”
卓玉想了想,“听母亲说,等我过了十七岁生辰就成婚。”
孙先生道:“那还有很多年呢。
这么长的时间,保不齐会发生什么。
像我之前那位未婚夫,成亲前一个月忽然说有了心上人,说什么也不肯娶我,逼着他父母和我家退了亲。
我父亲觉得十分没面子,之后也不肯主动给我攀亲了。”
卓玉还不知道孙先生竟还有这样的经历,不禁“啊”
出声来。
孙先生一笑:“不必觉得我可怜。
我还得感谢他,他不想娶,我更不想嫁——我想不出嫁人有什么好的。”
卓玉闷闷道:“我也想不出。”
孙先生怜爱地看着她,搂住她的头,轻轻道:“那就祝你和我一样,做个不嫁人的老姑娘吧。”
从此卓玉日夜盼着从郭家传来自己被退婚的消息,甚至有些后悔自己当时在宴席上没有被父亲认出来,闹得难堪,让郭公子对她印象大打折扣。
可后悔也来不及了,她等啊等,从秋盼到冬,又从冬盼到春,等到卓珩都考过了府试,郭家就是一点动静都没有。
有时她站在院中,仰望被院墙围住的那小小一方天空,有种被关进囚笼的窒息。
嫁人,想必就是从这个囚笼换到另一个更加让人喘不过气的囚笼去吧。
又一年春天来临的时候,隔壁张府的二女儿将要远嫁。
卓母听闻,便带了贺礼携卓玉前去道喜。
这位张家女儿比卓玉大三四岁,卓玉幼时曾跟在她身后和她玩闹。
后来她长大了,有了少女心事,便不耐烦和卓玉这个小崽子混在一起,卓玉又被石雕吸引,终日在家里摆弄石头,和她见面的次数越来越少,感情也逐渐冷淡。
可如今她要远嫁,也许是唇亡齿寒、也许是同命相怜,卓玉内心生发出一种强烈的哀愁。
她坐在张家姑娘的卧房里,看着这位曾经的姐姐向她展示自己出嫁的衣裙,忍不住眼含泪光,含混地问道:“你要嫁去哪里呢?”
张姑娘的头颅似乎被凤冠压得抬不起来,她低声答:“洧川。”
说着,摊开一张舆图指了指,“就是这里。”
卓玉循着她的指尖看过去,从家乡的这个小点到洧川的那个小点,曲折蜿蜒,足跨过了半幅画卷,她眼泪落下来,“为什么要嫁那么远。”
张姑娘深吸一口气,故作轻快道:“亲是三年前定的,当时他家还在京城,不远的。
谁知道半年前,他父亲调任,他们举家迁去了洧川。
他没有过错,我家也不能退婚,那么,我只能嫁过去了。”
“这样远的路,要走多久啊。”
“嫁妆太重,我们乘船走水路,大约两三个月能到。”
卓玉的目光重又落在舆图上。
一条宽阔的河流贯穿东西,连接着沿岸大小城市,忽然,一个熟悉的名字映入眼帘——琢州——它正在洧川上方,是到达洧川的前三站港口。
卓玉的脑中朦胧地闪过一个想法,试探地问道:“乘船的话,沿途需要补给的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