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荀廷鹤没答这话,反而先向他解释一番,仿佛看出了他心中所想。
“伐夏之争由来已久,不算密议,我想用不多久就会摊开来说。
听说夏国国内朝局不稳,自狄野死后,狄姓宗族之间争斗得十分厉害,再加上我边军两次北上,都斩获颇丰,于是朝廷上渐渐有了挥师北伐之议。”
刘绍点头,并不打断。
从他回国之后,总是别人问他的时候多,对他说些什么的时候少,这些话分量不轻,可从前没有人对他讲过,今日从荀廷鹤口中听说,他不由得对其生出几分感激,暗地里将他比诸洪维民,可说是高下立判了。
“其实我也看出,这些年夏国气象不凡,和二十年前、甚至十年之前都已不可同日而语,决不可小觑了他们。
狄广死后,现在的辅政王爷狄迈并非常人,最好能趁着他立足未稳之时,给予他迎头痛击,否则听之任之,将来定成大患。”
刘绍闻言一愣,没想到有朝一日听到“大患”
这个词,竟然是用在狄迈身上的。
他顺着荀廷鹤的话头,想起狄迈,脑海当中先勾勒出一道人影——两人才只分开一个多月,人影的面貌还很清晰;然后想到的是一些零零散散的片段,两人一起吃饭、打猎、因为什么事相对大笑起来,甚至有天晚上他把被子蹬掉,翻一个身去抢狄迈的,狄迈从他身上爬过去,从地上捡起被子重新盖在他身上的场景,这会儿也莫名其妙地在他眼前一闪而过。
他感到种柔软的感觉,和从荀廷鹤口中听到的这个带点忌惮、带点敌意的词放在一处,有种方枘圆凿般的格格不入,让他一时有些恍惚。
他没说话,就听荀廷鹤接下来道:“只是我远在长安,对夏国的真实情况,毕竟只能靠道听途说,所以还想听听世子的见解。”
刘绍回神。
他虽然对荀廷鹤另眼相待,可有了前两次的经验,这次并不急于抛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反问问他:“不知对这些说法,荀相怎么看?”
荀廷鹤也不瞒他,“出兵之意,我也是支持的。
只是凡事须得知己知彼,庙算于先,谋定而后动,眼下局势不明,夏国的情况是否果真如传言所说、现在是否当真是北伐的最好机会,其实还并不清楚,如果世子愿将自己所知告知一二,实在感激之至。”
刘绍见他如此坦诚,当即便打定主意,直言相告,“荀相先前所说,朝廷的判断的确不错。
狄野死后,即位的狄显才只几岁大,他的那些叔叔兄长,觊觎皇位的人大有人在,所以这些年来彼此之间明里暗里争斗不休。”
“前次在亦集乃,这次在沙井,我大军两次北上,都能力败夏人,有所斩获,这也不假。”
刘绍说着,话锋一转,“只是这是朝廷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狄勇、狄雄、狄广等人已死,现在还剩下的人里,辅政贺鲁苍是个没主意的,决不是狄迈对手;狄申同狄迈私下里关系甚好,听闻狄迈还是靠他襄助才带兵进入了金城;剩下年纪稍小的人里,大多也都随狄迈征战多年,唯他马首是瞻。”
“狄迈想再前进几步,避不开要再挤掉些人,但大势几乎已定,像之前那般明争暗斗的时候,往后怕是少了。”
他毕竟也倾注了许多心血于此,全靠着平日里演技甚佳,才勉强控制住没有透露出什么欣慰之色,“再者,这两次大捷,说到根上,都是因夏国朝政不稳,这才讨得了便宜。”
这里只有他和荀廷鹤两个,他便把话说得十分直白,“第一次在亦集乃,是因狄野忽然死了,贺鲁苍让出地利,不告而退。
第二次在沙井,是靠事先传信,加上狄雄临阵倒戈,扰乱大军。
这两次取胜的时机,皆可遇而不可求,日后一旦狄迈独揽大权,朝廷和军队都成了铁板一块,大军再次北上,还会轻易找见这样的机会么?”
他怕荀廷鹤起疑,虽然不愿,却不得不腆着脸把自己也加进去,“加上如今我也回国,无法再传递消息,这样的时机怕是再难找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