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回去之后,狄迈即上表陈奏,称以全国现有十八路兵马,仅五万余人,纵横草原已稍嫌不足,若是同雍国相较,就更无法同日而语。
今已探明,雍国仅在两国边境,就屯驻有十余万大军,其中九边重镇防备更严,尤以辽、蓟、宣、大、陕为最,皆各屯军上万。
先帝当年力排众议,实施改制,不是为了局促于塞北一隅之地,而是有进取中原之图,然而以大夏现有兵马,纵使健儿们各个奋勇如虎,众寡不敌,怕也难有作为。
他在陈奏中先极力渲染雍国兵马之盛,而后话锋一转,又说自先帝以来,大夏在各地筑城,将牧民迁入城中,慢慢地人口增长,牛羊繁畜,早和国初时不同。
况且许多丁壮,不教他们从军,只让他们混迹城中、或是在外面牧牛放羊,久必生事,不如收编入军,也好稍作管教。
按他的意思,募兵不但可行,而且更是势在必行,已是非做不可的了。
现如今草原上仍有未降服者,想要南图,必须得先收拢了他们,以免日后后院起火,追悔不及。
凭着现有的五万精锐,虽然也能取胜,但伤亡未免太重,可若是在现有人马的基础上翻上一番,料来情形就会大有不同。
他说到最后终于把话挑明,狮子大开口,要将每一路人改为上中下三支,从每一路的三千人改为每支三千,如此一来,将五万人翻作十五万,此言一出,当即便引得满朝哗然。
上奏之前,他事先对贺鲁苍和狄广都暗中交过底,剀切陈词,力表忠心,差不多的话说过两遍,想要同韦长宜一样周旋于这二人中间,两头捞好。
但当初韦长宜所图只是官职富贵,不犯忌讳,兵马却是头等的大事,不可等闲对待。
况且谁都知道,狄迈想要扩军,定是要把多出来的军队收拢到他自己手底下,他这主张背后几分忠心、几分私心,两位辅政不免都将信将疑。
今天朝会上见他忽然提出此事,两人互相观望对方神色,均见对方沉吟不语,不像是头一次听见这主张,但也不像鼎力支持的模样,愈发心中打鼓,谁也没有表态。
就在这时,朝中大臣纷纷出班,有汉人、有葛逻禄人,有虚设的文官,也有各路将领,都众口一词,支持此事。
狄广吃了一惊,不知道这些人是怎么忽然冒出来的,瞧他们这附和之状,说他们事先没有收到过消息,决不可信。
可他从前没听说过这些人什么时候和狄迈走得近了,况且这些人当中,有的在当初选任吏部尚书时还曾被他找来,问起人选,在他面前没提狄迈,而是推举了别人。
现在他们忽然冒出来当众支持狄迈的主张,是为着什么?
就在他愣神的功夫,出班奏事的人还在增多,你一言我一语,给出的理由没什么新意,无非还是狄迈提到的那些,但声势浩大,引人心惊。
狄广忽感被架了起来,好像有什么事情他不知道,怀疑是贺鲁苍背后搞鬼,看了眼他脸上神情,除去惨败之外,也是一头雾水,似乎同样并不知情。
他不可能当朝答应此事,只说还要再仔细商讨,就下了朝。
因为与贺鲁苍从无私交,他不可能去找他问个明白,同几个心腹幕僚商讨一番,均觉着是狄迈自作主张。
忽然间众议汹汹,狄广不能不暗中忌惮,但想着毕竟没有贺鲁苍参与,总算稍好些。
他也知道,当初狄迈向他明里暗里求吏部的差使,他没松口,如今再不给他个甜枣,稍稍让步,怕是不易再压住他,一旦让他再回到贺鲁苍的门下,两个人拧成一股,再想拆开就要多花无数功夫,便活动了心思。
他一面安抚狄迈,透出同意扩军的口风,一面暗中探查狄迈什么时候和这些个朝中大臣私下里有了这么多的交往。
但不容他拖太久,扩军的奏章仍雪片般飞来,这消息也不知怎么传到了百姓当中,一时之间,金城内外都在哄传,说朝廷要招募新军,还说要南征雍国,已有些平日里游手好闲的市井无赖,到各个衙门前乱闹,见天问为什么还没见着兵部选人。
狄广想以贺鲁苍不松口为名再拖一拖,不料偏在这个时候,宫里头那个病了大半年的太后忽然死了,贺鲁苍大恸,听说哭晕过好几次,连着几天都没出门,还以皇帝的名义下令,让全城举哀。
举哀期间并不上朝,狄广借此拖了几天,但也不过就是十日上下,十来天后,又不得不处置此事。
但这样也好,贺鲁苍这阵不能理事,他给狄迈的奏章放行,便相当于他自己给这小子卖了个人情,同贺鲁苍没有关系。
只是十五万人太多,万万不能答应,最后折了个中,将每路人改为上下两支,总共新招募五万人,编入现有的十八路军,由狄迈直接统领的还是只有其中五路,并未增加。
此时包括狄广和贺鲁苍等人在内,麾下都有人马,一荣俱荣,算是皆大欢喜,狄迈也没有什么异议。
他背地里早打好算盘,且不说到了关键时候,他真正所能调动的军队远不止五路,新招募的军队,更是从遴选到训练都由他主持,旁人插不进手。
况且他与刘绍本来的打算就是扩军一倍,故意往多了说,只是留些讲价的余地,本就没指望能一口气扩军十万,见朝廷发下诏令,他身为兵部尚书,自然责无旁贷,当下就欣然奉命着手此事。
今年连天大雪,牲畜冻死许多,许多人没了产业,纷纷来投,想着能吃一口公家的粮,好歹不会饿死。
还有些本来就不事生产的,听说从军后抢夺来的金银器物都归自己,更是呼朋引伴,纷至沓来。
狄迈不愁招不上人,就变得挑剔起来,年纪大的不要,年纪小的不要,肢体残缺的不要,身体有病的不要,太油滑的不要,太老实的不要,做过大小生意的也不要,挑挑拣拣,看得刘绍心有戚戚,直呼梦回大厂打工岁月,虽世殊事异,其致一也。
千头万绪,百务倥偬,狄迈倒是乐在其中。
刘绍发过誓再不做肝帝,可这会儿见狄迈实在辛苦,只好自愿加班,除去应付本署公事之外,还要帮他分担军务,每天也跟着早出晚归,实在受不了时,开始掰着指头等过年。
葛逻禄人的春节比雍国晚上一二个月,但只会迟到,毕竟不会缺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