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更何况按着宫规,她们需年过三十才有出宫的资格,康熙可不是雍正,如此在意这些宫女。
可真等过了三十岁,又有谁还愿意离宫?出宫后难免遭人轻贱厌弃,再好的结局也不过是给人做继室。
留在董佳佳身边,既体面又安稳,自然谁也不愿走了。
董佳佳听完禀报,只是淡淡一笑,眼底却掠过一丝恍惚,心中陡然涌起无边感慨。
穿越到这深宫近二十载,她竟真的成了九子夺嫡这场风波的亲历者与见证者。
如今大福晋接连有孕,这无疑是大阿哥势力即将崛起的明确信号。
往后数年,惠妃在后宫的权势怕是会愈发稳固,更要步步高升了。
尤其待明年皇贵妃薨逝之后,惠妃崛起的势头,恐怕连康熙也未必能压得住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董佳佳心中的顾虑并非危言耸听。
惠妃这些年在暗中的布局从未停歇,早已不动声色地笼络了内务府不少包衣小族,宫中暗地里的势力盘根错节,除了皇上、皇太后这寥寥数人,怕是再无人能及,即便位高权重的皇贵妃也难与之抗衡。
当然,同为包衣出身的主位,董佳佳自认并非没有惠妃这般笼络人心的手段。
只是她身边投靠而来的势力,无论数量多寡还是成色优劣,终究远不及惠妃那边根基深厚、盘根错节罢了。
董佳佳在心中暗自盘算,如今后宫嫔妃之中,明面上皇贵妃势力稳居第一,但若论暗中盘根错节的力量,却是惠妃居首、皇贵妃次之,这层关系后宫众人早已心照不宣。
尤其前些日子,皇上刚给皇贵妃抬了旗,投靠她的势力基本都是前朝有族人任职的包衣大族。
只是这些大族向来不会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自然不可能全族依附皇贵妃,其中不少人还暗中投靠了太子,毕竟皇贵妃膝下并无亲生皇子,对太子这位储君本就需时常示好。
而且多数包衣大族深知历史上皇位之争向来惨烈,太子未必能稳坐储位、顺利继位,故而对两人的投靠始终留有余地。
更遑论族中若有女眷在宫中为妃,族里还需分出一部分力量支持自家嫔妃。
这般左右权衡,反倒分裂了家族本应集中的力量,让同属一族的嫔妃难以得到全族倾力扶持。
这对董佳佳这类有过生育、稳居高位的嫔妃而言,无疑不可避免地削弱了她们在宫中的势力根基。
回归正题,在惠妃与皇贵妃之后,势力最盛的便是贵妃钮祜禄氏。
她的势力根基大多继承自孝昭皇后,而自她诞下十阿哥后,权势更添了几分底气,愈发稳固。
再往后便是董佳佳与荣妃,随后是德妃和宜妃,最后才轮到其他主位嫔妃。
想到这里,董佳佳心中渐渐有了计较。
明年皇贵妃一旦薨逝,原本依附于她的势力与宫中权力必然要重新分散。
届时她须得争取独占大头,她可以坐视惠妃权势日增,毕竟二人之间并无根本利益冲突;但她也绝不能在惠妃与其他妃嫔之后落得太远,总得守住自己的一席之地。
不然那些不长眼的嫔妃见她势弱,定会趁机踩上来争位,这是她绝不愿见到的。
暗地里,她可以因大阿哥得康熙看重而对惠妃退让一步,不与其争权夺利,成全惠妃的体面;但明面上,她必须坐稳妃位之首的位置,这一点绝无退让的余地。
所以皇贵妃薨逝后,宫中的实权她断不能轻易放手,毕竟皇贵妃不在了,这宫里还有哪位嫔妃比她更适合执掌宫务、制衡贵妃、惠妃等人呢?依着对康熙的了解,董佳佳自认,皇贵妃薨逝后,后宫之中,康熙怕是最属意由她来执掌宫务,毕竟她出身不显、膝下更无亲生皇子,不必担心势大难甩,更不用担心外戚与储位之争牵连过深。
想到此处,她按捺住心中翻涌的思绪,目光望向景仁宫的方向,用只有自己能听清的声音喃喃低语:“佟佳氏,你到底究竟是因何薨逝的呢?”
话音刚落,她便转头吩咐白霜:“你派人暗地里去探探景仁宫的近况。”
白霜不多问一句,恭敬领命后便悄然退下了。
又过了几日,宫中再传喜讯。
康熙下旨令内务府即刻着手筹备南巡事宜。
消息传开,后宫顿时人心浮动,嫔妃们纷纷遣人四处打探随行名单,个个都盼着能借这次机会出宫透透气,看看宫外的光景。
董佳佳自然也不例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