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13章(第7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很多人会疑惑:被流放的犯人为啥不逃跑呢?一是跑不出去,流放地偏远,周围渺无人烟,跑的路上都有可能被饿死。

另外,重刑犯流放前还会在脸上刺字,跑到哪儿都会被认出来。

一般左脸刺罪名,右脸刺流放地名。

最倒霉的是清朝,要刺满汉两种文字,那画面,想想都脸疼。

如果流放地的名字比较长,那就悲剧了,比如说流放到内蒙古科尔沁左翼后旗,有没有感觉到“脸疼”

情感篇:古人谈恋爱,不在七夕节

41中国古代的情人节是哪一天

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重新融入多元世界,很多西方节日又回到了中国,并受到广大年轻人的追捧,最具代表性的是圣诞节和情人节。

但一些传统文化的卫道士却在极力鼓吹中国人应该过中国的传统情人节“七夕”

王老师听了哭笑不得,因为七夕压根儿就不是中国古代的情人节。

至少在汉代,七夕节就已经出现了,至今至少有两千年了。

那古人是怎么过七夕节的呢?现存文献中,最早关于七夕的记载见于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记录了汉朝怎么过七夕:“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

意思是说:汉朝的宫女常常在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在缝衣制裳的宫楼里比赛穿针引线,民间也纷纷效仿。

因此,最初的七夕跟男女欢情没有任何关系,只是女子们比拼、学习女红技能的日子。

这种风俗叫作“乞巧”

,即乞求心灵手巧。

它的起源跟织女的传说有关。

民间传说中,织女最初是织布的,所以三国时就有女子拜织女星祈求心灵手巧的乞巧风俗。

而传说中的织女又是和牛郎相伴的,于是人们便认为七夕这一天牛郎和织女会在鹊桥相会。

但这个传说仅限牛郎织女之间的爱情,与民间的男欢女爱并无关系。

随着时间的推移,历代的七夕也许增加了新的内容,但始终不变的是女性乞巧,而且也从来不是女子和男子约会的节日。

另外,古代的七夕节,仅限于未婚女性过节,未婚女子可以穿上漂亮的衣服,和小姐妹们聚会,互相切磋女红技巧,聚餐玩耍。

所以,七夕并不是古代的情人节,而更像古代的“妇女节”

或者说是“女光棍节”

其实大家想想也能明白,在三纲五常等儒家观念影响下的古代社会,女子出门并不是那么随意,特别是未婚女性。

所以不大可能在七夕这一天和情人约会。

那中国古代真的就那么死板,没有类似情人节的节日吗?也不是,要说类似的情人节,还是有的,那就是元宵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全职高手之世邀赛同人我要做阁老妙木山的塔姆仙人从精神病院走出的强者快穿女主是酒鬼神医嫡女:皇叔别乱来掌上娇卿娇宠控灵小王妃白月光男神对我心动了我在镇夜司打开地狱之门圣僧他六根不净地球人实在太凶猛了异世人生之精灵弓手我的师父是仙帝恶毒女配在修仙大佬坟头蹦世子很凶嫁给病娇王爷后,公主她总想和离一胎两宝:总裁爹地哪里逃神仙大佬也要被迫营业如意事坐拥满级空间后我在末世躺赢我能回档不死术修大巫天才反派的绝色美人妈重生了[八零]斗破从异火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