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8章(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至少从西周开始,中国人又将一昼夜二十四小时平均划分为十二个时段,是为“十二时辰计时法”

这十二个时辰中,有两个叫“食时”

和“晡时”

的时辰,就是古人一日两餐的时间,分别是上午的7点到9点和下午的3点到5点。

如果以地支命名,“食时”

和“晡时”

又叫作“辰时”

和“申时”

古人的一日两餐,上午餐称“饔”

(yōnɡ),下午餐称“飧”

(sūn),正所谓“朝曰饔,夕曰飧”

因此还有了成语“饔飧不继”

,意指吃了上顿没下顿,形容生活十分穷困。

先秦时期形成的一日两餐的传统,到唐朝时发生了变化。

唐朝时,在上下午两餐的中间,多了一顿点心。

也许是因为唐朝时人们白天活动的时间较之前延长了,两顿饭中间隔得太久容易饿,所以就在中午加了顿点心,是为午饭的雏形。

今天南方一些地区,仍然管吃午饭叫“吃点心”

,这种说法可能就是延续了古人的叫法。

无独有偶,在韩语里面,“点心”

一词也指午饭,很有可能是古时候受到了中国的影响。

但需要说明的是,唐朝的午餐多存在于士人和富裕阶层,普通民众依旧是一日两餐。

到了宋朝,商品经济活跃,城市空前繁荣,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加快了,吃午餐就更必要了。

以至于有的学者认为,一日三餐在宋朝已经普及。

“普及”

这一说法多少有些夸大,但至少较之前更为普遍了。

宋代夜市发达,晚上还可以吃夜宵。

所以,宋代可能还有一日四餐的情况,但这属于城市中的特殊情况。

在宋代,一天吃多顿饭是财富和社会地位的象征。

明朝时,江南地区基本普及了一日三餐。

到了清朝,汉族人基本上都是一日三餐了。

但是,作为统治者的满族人,仍然保留着一日两餐的传统。

康熙皇帝就曾在给大臣的朱批中写道:“尔汉人一日三餐,夜又饮酒。

朕一日两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我能看到生死簿乖宝别哭!禁欲大佬掐腰哄诸天轮回:从港综开始娘娘偏要住冷宫坐拥满级空间后我在末世躺赢邪王的小祖宗被娇宠了神秘酷宝:爹地,大佬妈咪飒爆了长公主病入膏肓后妖孽小仙农我成了正道第一大佬卖火箭的小女孩[星际]从废墟崛起守护天使与你同在海贼之白银王权者天降CP:影后她被迫营业科技尽头剑道第一仙木叶之大蛇丸传人闹腾诸天,不正经的系统穿书后,佛系贵妃又剧透了领到分配的顶流老公后热搜爆了联盟:我真不是绝活哥开局变成一只虚快穿之炮灰打脸忙神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