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4章(第5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王老师生活在东北地区,小时候听老人讲过一个与火炕有关的故事:话说民国时期东北某地征兵,征兵负责人把村里的青年集合起来,围炕而坐,进行动员宣传。

可青年们不愿当兵,所以都沉默不表态。

负责人就吩咐他人一个劲地烧炕,炕上热得烫屁股,有人热得受不了就站起来了,站起来就算同意参军了。

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并未得到考证,但内容却体现了火炕与东北民众生活的密切关系。

东北人对幸福的理解也和炕密切相关,所谓“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

以上说的是大型取暖设备,接下来再说说古人小型的取暖物件。

最常见的是火盆,就是在盆里烧炭火。

有条件的富贵人家用精致点的金属火盆,没条件的平民人家就用泥盆。

因为火盆里要烧木炭或柴火取暖,所以薪炭在古代是生活的必需品。

那时候官员发俸禄,不光发钱发米,还要发薪炭。

今天年薪、月薪中的“薪”

,最初就是薪炭柴火的意思。

薪炭在古代居家生活中非常重要,这一点在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第一集中就有体现——为了薪炭,家里人竟要勾心斗角。

“围炉而坐”

是古代冬日里常见的居家景象。

有的朋友会担心,古人冬天在屋里烧火盆取暖,会不会一氧化碳中毒?首先,古代房屋的密封效果没有今天这么好,房屋到处漏风,所以一氧化碳堆积浓度不高,达不到中毒的浓度。

另外,火盆是开放式的,氧气与火盆的接触面积很大,一般不存在燃烧不充分导致一氧化碳堆积的情况。

所以古代因冬天取暖而造成一氧化碳中毒的情况不多。

但不多不代表没有,有学者就猜测:曹操的重要谋士荀彧可能就死于一氧化碳中毒。

据说古代人冬天烧火盆时,会在屋里放一盆冷水,如果发现有人迷昏,就用冷水清醒一下。

到了清朝,人们已经知道白萝卜汤能解一氧化碳的毒。

民间就有这样一个传说:晚清时,一个宫女疑似一氧化碳中毒,慈禧太后就让人把她扶到通风处喂她白萝卜汤解毒。

火盆形制比较大,不方便移动,所以古人又发明了火盆的迷你版——手炉。

顾名思义,就是可以捧在手上的炭炉,里面装着尚有余温的炭灰,走到哪里都可以拿着取暖。

明清时期是手炉最为风靡的时代,《红楼梦》里就经常提到手炉。

明清时的手炉工艺也达到了鼎盛,好的手炉本身也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

那时,大户人家使用手炉时还会在里面放些香料或药材,这样不光能取暖,还能当香薰用。

还有一种便携式的取暖物件在宋代便已出现,名曰“汤婆子”

这种取暖物件,一直到现代,还有地方在使用。

汤婆子一般是金属或陶瓷材质的,形状类似一个没有壶嘴的大水壶,里面加满热水,外面再套上布套,睡觉时就能放进被窝取暖。

“汤”

就是热水的意思,而“婆子”

则是戏指其有陪伴人睡觉的作用。

09古人夏天如何降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我在末世有点狂炮灰锦鲤把自己上交了我在异世开便利店我在古代有工厂空间之大佬的农家妻貔貅幼崽三岁半[穿书]黑莲花皇后她权倾朝野十万份穿越后回归祖狱棋魂:随身阿尔法狗升平乐蔚蓝星途月光吻过红玫瑰穿成清太孙的咸鱼日常明末工程师联盟:我真不是绝活哥出名太快怎么办国公夫人娇养手册娇妻难逃:总裁蜜宠上瘾高人竟在我身边假太监:开局收服女帝三国从忽悠许褚当小弟开始真千金有读心术[九零]七十年代之军嫂来自古代被拉入群聊的创世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