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是明宫三大案之首,其疑点重重,首先,张差怎么会轻易地拿着一根棍子闯进了东宫?其次,假若是郑贵妃幕后指使,她为什么不采用更为隐蔽更有把握的方式,反而采用这个极易让人抓住把柄的方式?再次,明神宗为什么要秘密处死庞保和刘成,他是不是知道事情的真相?还有,主审官员审讯犯人所获得的供词有没有造假……
种种谜团随着庞保和刘成的死呈现在了我们眼前,不管这些问题的答案是什么,“梃击案”
使郑贵妃势力大衰,神宗不得不放弃封福王为皇太子的想法。
而太子朱常洛的地位也因而稳固。
明宫“红丸案”
是谁的阴谋?
明宫“红丸案”
是谁的阴谋?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二十一日,万历皇帝病死。
太子朱常洛继位,改年号为泰昌,所以习惯把他叫做泰昌帝。
特殊的身世,坎坷的经历,使朱常洛形成胆小怯懦的性格。
有两件事可以证明:他出阁读书时,正值寒冬,太监居然不给他生火取暖。
他冻得浑身发抖,也不敢吭气,气得讲官郭正域训斥太监,太监们才给他生火;在万历帝病重时,朱常洛带着儿子朱由校(后来的天启帝)等去探望,守门太监拦着不让进去,朱常洛不敢抗争,从早到晚一直等在门外,后来是兵部右给事中杨涟、御史左光斗和东宫太监王安等周旋,他才见到父亲万历帝最后一面。
太子朱常洛既没有统兵征战沙场的锻炼,也没有协助父皇治理朝政的阅历,更没有苦读经书的学养,甚至几乎未出过皇城,又长期受到父皇的冷落,心情压抑,寂寞寡欢,无所事事。
于是借酒色填补精神空虚,长期“惑于女宠”
。
尽管如此,泰昌帝在登基大典上,还是“玉履安和”
,“冲粹无病容”
,就是行走、仪态正常,没有疾病的征候。
光宗朱常洛即位之后,开始行使皇帝职权,致力于扭转万历朝后期的一系列弊政,他发内帑犒劳前线军队,解决了长期缺饷的燃眉之急;还停止了民愤甚深的矿税太监的活动;起用了许多万历年间因为直言进谏而遭贬斥的大臣;他还亲自考课大臣,破格提拔人才。
种种作为,显示出光宗皇帝要做一代明君的努力。
但是,这个愿望随着“红丸案”
的发生而变成一个历史的春秋大梦。
神宗驾崩之前,曾经留下一纸遗诏,要朱常洛继位之后封郑贵妃为皇太后。
但是,朱常洛30多年来,受尽了郑贵妃的压制和打击,光宗当然不会同意,而且这种做法显然不符合祖宗的典章制度,也遭到大臣们的强烈反对,所以这件事就暂时搁置了下来。
郑贵妃等人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取悦新帝,从侍女中挑选了八名能弹会唱的美姬进献给泰昌帝。
郑贵妃又竭力笼络泰昌帝的宠妃李选侍,二人合谋,欲以美人计为己请封皇太后和皇后之号。
贪恋酒色的泰昌帝纳八姬后,一时间元神大耗。
不到半个月便一病不起了。
关于这段历史,在文秉《先拨志始》中也有所记载:“光庙御体羸弱,虽正位东宫,未尝得志。
登极后,日亲万机,精神劳瘁。
郑贵妃欲邀欢心,复饰美女以进。
一日退朝内宴,以女乐承应。
是夜,一生二旦,俱御幸焉。
病体由是大剧。”
李逊之《泰昌朝记事》也有类似的说法:“上体素弱,虽正位东宫,供奉淡薄。
登极后,日亲万机,精神劳瘁。
郑贵妃复饰美女以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