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13章(第10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在爱国志士朱子桥先生的主持下,完成了晚明以来最大规模的维修。

几千年来,史书记载和民间传说中都曾提到,法门寺地宫里有佛祖释迦牟尼的真身舍利,到底是真有其物还是讹传?法门寺地宫中真的埋藏有千年的秘密吗?

1981年8月24日的一场暴雨使得伫立在法门寺中的佛塔,中部突然出现裂缝,佛塔东北边的部分完全坍塌,西南边部分出现倾斜,千年古塔即将毁于一旦,该如何处理?经过反复论证,有关方面形成了两个方案,一是把旧塔拆除后重新修建,另外一个是保护剩下的半边塔。

鉴于佛塔十分珍贵,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工作人员决定修复残塔。

但是,佛塔倒塌的情况十分罕见,残塔里全是土坯,把土坯保护起来非常困难,而且造价极高。

最后,专家组研究决定,将残塔拆除重建。

1987年4月3日,考古人员在清理古塔拆除后的塔基时,终于使得一个埋藏了1000多年的绝世秘密重见天日:塔下果真埋葬着珍贵的“佛指舍利”

原来,考古人员无意中在塔基处浮土下发现了一块白玉石板,除去浮土,一尊雄狮浮雕渐渐显露出来。

推开白玉石板,一个神秘的洞口赫然出现。

这就是法门寺地宫的入口。

考古人员沿着地宫的幽暗隧道前进,发现墙壁为黑色大理石拼贴。

石壁因年代久远呈现出一种特有的斑驳,东侧上刻有白色的文字。

隧道尽头,两块石碑赫然屹力,碑文在手电光下依然清晰可辨。

两块石碑上共计刻有约900个字,一个是记事碑,一个是物账碑,文字内显示石碑是唐代最后一次迎送佛骨时留下的。

在两块石碑被移开后又一道门出现,石门左右两边各雕刻一尊精美的菩萨像。

进门后,地面上是一堆堆整齐的丝织品。

虽经千年岁月,丝织品依然精美光鲜。

在前室尽头,一座大约有80厘米高、四面有精美的彩绘浮雕的汉白玉石塔静静伫立,塔盖、塔刹、塔身、塔座均保存完好,后来,这座塔被人们称为阿育王塔。

神秘继续上演,阿育王塔后面竟然还有一道石门,门后设有密室。

第三道门打开后,法门寺地宫的中室被打开。

中室呈方形空间,中央放了一个白玉灵帐,灵帐里面放置了一枚玉质仿制舍利。

这是一件国宝级的文物。

灵帐后果然又有一道石门,门内是地宫的后室,在后室的土层里,考古人员发现一个密龛。

密龛里藏着一个包裹,包裹里面又是一个铁函。

这个沉甸甸的密龛里套着一重又一重的密龛。

直到第七重,是一个镶满珍珠的金质宝函,宝函里是一座宝珠顶小金塔。

第八重是个纯金塔,打开后,金座子上有个像手指一样的银柱子,是玉质仿制佛指骨舍利。

最后一层铁函打开了,里面有个用丝绸包裹的镏金函,镏金函里有个檀香木函,檀香木函里还有个水晶椁子,水晶椁子里还有一个玉棺,在玉棺里面,终于又出现了一枚佛骨舍利。

这是一枚真正的佛骨舍利。

世间圣物、唯一仅存的佛祖真身指骨舍利,终于显身。

这被誉为继秦始皇陵兵马俑之后的又一考古重大发现,是中外佛教界和世界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

除了珍贵的舍利之外,法门寺地宫中的丝绸文物,则是继中国西北甘肃省敦煌藏经洞之后,唐代丝绸出土数量最大、品种最多、价值最高的地方,被誉为中国唐代丝织品的宝库。

据考古资料所载,法门寺地宫中所藏的丝绸织物工艺极其精致,缝合处所用的金线平均直径只有0.1毫米,最细处仅0.06毫米,比头发丝还细。

地宫中一只藤箱内堆积的丝绸衣物,厚度虽然只有23厘米,却叠积丝绸织物达780层之多。

法门寺地宫中还发掘出土了上百件璀璨夺目的金银器和琉璃器,而久已失传的16件“秘色瓷”

则让中国的瓷器研究专家兴奋不已。

秘色瓷是唐代宫廷专用瓷,制作工艺早已失传,其实物也只是在中国的史书中提到过,后世从未见到过。

据记载,秘色瓷器由于釉料好,给人的印象好像是碗中盛有水,因而总是晶莹透亮,一尘不染。

为了保护和展示法门寺地宫所出土的珍贵文物,我国政府在当地成立了博物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我赚的真是辛苦钱穿书之我是宠妃我怕谁王者荣耀:打游戏成世界首富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快穿女配系统说败家一个亿超神道术泡面首富一品婚爱:独溺娇妻我,腕豪,海军大将美人眸我靠和霍少恋爱续命白月光觉醒后和法医大佬he了所有人都知道我是好男人[快穿]快穿女配又在打脸了快穿之反派也是有骨气的从武学专用版作弊器开始快穿之红尘道四合院:开局摸出贾张氏喜脉红楼之云泱文士我为美食狂止于暧昧把虫族吃到濒危[星际]澳洲风云1876大佬们都为我争风吃醋在港综成为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