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这部分能带来至少一百五十亿元的溢价。
王鸣飞回应道:“根据我们的规划,江海船舶可以改造成年吞吐量在上亿吨级别的优质码头,一举进入全国排名前十的港口。
这部分会带来每年十亿元的额外收入。
还不包括未来岸线估值的增长部分。”
“你改造成港口,你也要有货源。
连海不是主要的粮油进出口地区,振华在这里的业务量完全满足不了这个吞吐量。”
侯志成说,“据我所知,连海的进出口贸易公司都很少吧?”
“如果算上连海钢铁厂呢?只是振华自己肯定是不够的。
我们走访过连海当地的一些大企业,比如连海钢铁厂就对物流园区有很大的需求,需要存放钢材。
同时对铁矿石的进口需求量极大,现在都是通过大连港进,再走公路运过来。
他们的钢铁也需要出口一带一路国家。
这一进一出是不小的量。”
王晓菁听到连海钢铁厂的名字,忍不住看了罗锐恒一眼。
他面色如常,侯志成的问题应该都在他的计算内。
钱进东说:“看来我们侯总对这个项目的研究很透彻,问题都很到点上。”
侯志成笑道:“我对江海船舶的了解不比董事长少。
钱总交代过这是集团今年的重点项目,我们当然要上心一点。
罗申团队不要嫌我太啰嗦了。”
罗锐恒说:“如果侯总没有别的问题,就让大家先休息十分钟吧。
下半场我们简要说一下收购方案。”
“等一下,我还有一个问题。”
侯志成说,“江海船舶剩下的几千员工怎么办?”
王晓菁终于听到了敏感的问题。
她以为罗锐恒要回答,可侯志成却自问自答起来,想现在就想有个定论。
他说:“最好是完全剥离,交由地方政府安置,这是收购的前提条件。
这些员工技术工种不对,留着也没什么用,对我们就是个累赘,只能剥离。
而优化金再加上拖了好几年的工资和公积金,会是一大笔钱。
我们一次性拿不出这么多钱。”
振华的高管们有不少在点头附和。
罗锐恒问:“就是既要人走又不给人钱的意思吗?”
“钱是会给的,只不过不是振华给。
地方政府可以想办法嘛。”
“一次性拿不出可以分阶段支付,这个可以和员工代表去谈判。”
“谁谈啊?你去谈吗?”
侯志成讥讽道,“你以为那些工人好说话啊?没个一两年谈不下来的。
到时候罗总就不要在罗申干了,这一两年都得在江海船舶趴着了!”
“我可以去谈,谈不是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