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你看,”
谢小川低声说,“技术可以封锁信息,但封不住潜意识的反噬。
当一个人连梦都不敢做真了,醒着也不过是行尸走肉。”
男人咬紧牙关,终于点头:“给我一天时间。
我会让他们推迟行动。”
就在这天夜里,共生之镜第二次自主启动。
这一次,它投射出的不再是模糊影像,而是一幅实时地图??全国范围内,凡是有人通过任何形式表达真实情感的地方,都会亮起一点微光。
起初稀疏零落,像寒夜里的孤星;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人鼓起勇气写下日记、录下语音、甚至只是对着镜子说出“我很痛苦”
,那光芒便如春草燎原,迅速连成片。
最令人震撼的是西部某座精神病院。
那里长期收治因创伤失语的患者,医生们一直束手无策。
可就在今晚,一名十五年未开口的女孩突然抓起画笔,在墙上涂满扭曲的线条。
护士惊恐报警,可当心理专家赶到,却发现那些线条竟构成了一段可解读的信息:
“我不是疯,我只是太早学会了闭嘴。”
这句话刚被录入系统,共生之镜立刻捕捉到其情感强度,瞬间将其放大为区域性共振波。
方圆百公里内,六个不同城市的陌生人同时做了同一个梦:梦见一个小女孩躲在衣柜里,外面传来打骂声,她用手堵住耳朵,嘴里默念:“我不听,我不听,我不是我。”
次日清晨,其中一位梦者??一位退休法官??驱车三百公里赶到那家医院,捐出毕生积蓄,成立“沉默者基金会”
。
他在捐赠仪式上说:“我判过三千个案子,却从未听过最重要的证词??受害者的哭声。”
消息传回知夏镇时,已是黄昏。
谢小川正帮陈裁缝整理旧物。
这位老人最近终于愿意谈起亡妻,他说她最爱春天,总爱采野花编花环戴在女儿头上。
可惜女儿六岁那年高烧不退,药送不到山外,生生耽误了。
母女俩先后离世,只留下一箱未曾完工的童装。
“每一件都是给她做的。”
陈裁缝抚摸着一件粉红色小裙,“我做完这件,就准备烧了针线盒。”
谢小川没劝他,只是默默拿出竹笛,吹了一小段旋律??是《归音》的变调,温柔得像春风拂过山坡。
笛声落下的瞬间,井中紫光骤然升腾,缠绕上屋檐下晾晒的一排布条。
那些写着孩子们心事的纸片忽然无风自动,一张张飘落井中,化作光点沉入深处。
片刻后,广播响起。
不再是稚嫩童声,而是一个清亮的女孩嗓音,唱起了没人听过的歌谣:
>“蝴蝶飞过河,哥哥别难过,
>弟弟在云里,天天望着我。
>妈妈煮了汤,爸爸修了桌,
>家里一切都好,请你好好活。”
全镇人都听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