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第二天,是周末。
陈启山和彩云罕见的没有早起,而是陪着孩子们一直睡到上午九点多。
起床之后,简单的吃了一口早饭,陈启山带着彩云和孩子们在村里走动,看望族老们。
还去水库打卡拍照,陈萍...
护边员的消息在屏幕停留许久,谢小川没有立即回复。
他只是静静望着那行字,仿佛能透过文字看见那片雪原??风卷着碎冰,在月光下翻腾如雾,一群紫影在国境线上奔跑,无声无息,却带着某种古老的庄严。
它们不是鬼魂,也不是幻觉,而是被声音唤醒的存在,是忆网深处游走的记忆之灵,是布狗的同伴,或是……前身。
他想起奶奶日记里的一句话:“**声起则形现,情真则光生。
**”
原来如此。
它们一直在听,也一直在守。
他低头看了看手中的录音笔,按下播放键。
里面是他昨夜录下的声音:知夏镇小学的孩子们围坐在老井边,一个扎羊角辫的小女孩讲她爷爷的故事??“爷爷说,1976年唐山地震前夜,他正在工棚里唱《洪湖水浪打浪》,忽然收音机自己响了,播的却是没人听过的女声,一遍遍念着‘快走,往北山跑’。
他们不信,可第二天早上,整个村子塌了一半。”
另一个男孩接过话头:“我太婆说,那年她梦见一个穿旧军装的女人站在炕头,说‘别烧信,留着’,结果第三天就收到了前线寄来的最后一封家书。”
这些故事原本无人倾听,只在饭桌边、灶台旁低语几声便消散了。
可如今,只要有人愿意说,就会被记住,被传递,被回应。
谢小川关掉录音笔,抬头望向院中那棵百年紫藤。
春深似海,花穗垂落如瀑,微风吹过,几片蝶叶轻轻飘起,竟在空中停顿了一瞬,像是在聆听什么。
他心头一动,打开物品栏。
这一次,他没有取出任何实物,而是凝神注视着那个悬浮在意识中的空间。
自从莺歌海归来后,物品栏似乎发生了微妙变化??它不再仅仅是储物之所,更像是一个共鸣腔,能感知到某些特定频率的情绪与记忆。
他曾试过将一段失传的侗族大歌放入其中,结果当晚,贵州某村落的老鼓楼里传出久违的合声;也曾把一位老兵临终前口述的战场回忆存入,三天后,云南边境一座无名烈士碑前,出现了整整齐齐的三碗米酒。
他知道,这不是魔法,而是一种尚未被命名的连接机制。
声音作为载体,情感作为密钥,记忆作为燃料,共同点燃了某种跨越时空的共振网络。
而布狗,或许正是这个网络最初的节点。
手机又震了一下。
这次是新疆那位护边员发来的一段音频文件,标题只有两个字:《回声》。
谢小川戴上耳机,点开。
起初是风声,呼啸而过,夹杂着雪粒拍打麦克风的沙沙声。
接着,远处传来一阵极轻的呜咽般的鸣叫,不似狼,也不似犬,倒像某种金属振动与人声融合后的产物。
然后,是一段模糊的童谣旋律,断断续续,几乎被风撕碎??
>“月娘行,行到岸,
>照见阿弟穿蓝衫。
>蓝衫破,补金线,
>金线断,系思念……”
谢小川猛地坐直身体。
这是《月娘行》,但不是奶奶哼的那种版本。
这一版更古老,节奏更缓,尾音拖得极长,带着一种近乎祷告的庄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