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就是这些人和他们的后代,握着笔杆子,半真半假地编故事,把悲情放大一百倍,哭天喊地的,甚至把个人经历上升到民族的角度。
大的方向不看,大的成就视而不见,只看自己的。
不就是下乡劳动锻炼吗?农民兄弟能干,你为什么不能干?难道你吃的粮食,是凭空冒出来的?就这还是没改造好,阴阳怪气的,还想像过去那样,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
几千年来,士大夫阶层高高在上,跟底层是脱离的。
他们读书识字,掌握着话语权。
而骨子里又是自私的,软弱的,既没有又没有无产者的勇敢,又没有科学家的奉献精神。
社会士义打破了这一切。
要大规模扫盲,要普及大众文化,要培养无产阶级的知识分子,真心实意地为人民服务。
相比起文人小知识分子,科学家备受尊崇。
四月里,我国自行设计、自行建造的第一艘万吨级远洋货轮“东风号”
下水了。
(注3)
这很了不起,在国际上都是先进水平。
张鸿博也参与了研制。
自打回国,就在造船厂潜心钻研。
他所在的攻关小组,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研制成功了。
这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无数科技工作者和工人群众奋斗的结果。
听到消息,徐立方和赵国江很兴奋。
围绕着造船厂,海外前后派遣了一批又一批特务,都逐一落网。
田小苗自然注意到了。
这就是工程师的伟大,而她只能当个小文人。
这就是文科的局限性。
后世有一种错觉,总以为改开前三十年“闭关锁国”
,不做对外贸易?殊不知广交会每年都开,外商客户不少。
海外敌对势力一直在卡脖子,可通过港岛这个通道,进口和出口贸易风声水起。
出口矿产资源、手工艺品,换取外汇,用来采购先进设备。
现在,国家遇到了困难,可终究会过去的。
在最艰苦的年代,也从来没有放弃希望。
作者有话要说: ==================
注1:参考了百科知识中关于1960年建设成就的相关内容。
注2:参考百科知识中关于农村的相关政策。
注3:引用了百科知识中关于第一艘万吨级远洋货轮的相关内容。
昨天太晚了,没更新
今天补上~
_: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