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上面提倡大鸣大放,号召广大群众提意见,不管是生产上的,还是管理上的,该批评的批评,该改正的改正。
机关单位更是如此。
职工们发动起来了,鸣放专栏里你一言我一语,贴得满满的。
有长篇大论的,有短小精干的,有署名的,也有不署名的,反正热闹得很。
“鸣放”
一开始,田小苗就提醒过。
“爹,人家提意见,就听着,千万不要发火……”
少说话,多做事,态度要谦虚。
田大旺口才不好,写作能力也一般,自然不会冒头。
搬家后,他和孙梅英一起报了夜校,就在小苗所在的学校。
白天,同学们上课,晚上学员们来补习,都是附近的机关干部,热情很高。
爹娘去学校,小苗看着五一和三子。
孙梅英调动后,时间宽裕了,学习就更积极了。
可赶上开会,孙梅英的话很少。
刚换了新单位,对情况不了解。
况且,小苗一再叮嘱,甭管人家怎么动员,怎么引导,都不要开口提意见。
即便提意见,也只说好的,不要提不好的。
大鸣大放,就是暴露思想的。
气氛不热烈,脑子不发昏,哪里能发现真面目?
公私合营后,工人阶级当家作主,有了神圣的使命感和事业心。
在厂里加班加点搞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对厂子呵护备至,当成了自己的家。
还对给生产建设提了不少意见,国营单位如此,合营单位也是如此。
集体单位也很热闹。
像曹玉英当了街道办副主任,管着街道加工厂,忙得不行。
生产要抓,思想也要抓,特别积极。
到了五月,鸣放进入了高潮。
官僚主义,摆架子都是问题。
工作中脱离实际,搞主观主义也是问题。
真理越辩越明,出发点是好的。
可有人受不了了。
老何是工商局副局长,老革命一个,本身没啥问题,可他岳父被揪出来了,说地主老财跑到沪上避风头,还上了城市户口。
按道理,曹文栋和曹太太是上不了户口的。
可曹玉英在街道工厂,表现积极,混了个街道副主任。
人口登记时,把爹娘登记上了,普查人口的时候自然而然报了户口,还吃上了粮本。
知道这事儿的人不多,可曹文栋爱显摆,喝了二两黄酒就说漏了嘴。
这件事,被有心人记在了小本本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