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此事关乎国本,须得面见陛下,陈明利害,劝陛下收回成命!”
张瑛说罢,原本还准备开口的几名大学士便纷纷闭上了嘴,而刘烈则是平静扫视几人:“诸位以为如何?”
见刘烈询问,大学士中的郭恕便开口道:“下官在临州大学时,曾跟随陛下研学格物与地理。”
“如今之天下,气候正在逐渐变冷,此乃周期所致。”
“气温每下降一分,高原苦寒之地产粮便艰难一分,此为陛下昔年所传授之学识。”
“因此,没卢氏即便统一吐蕃,其地力、物力也只会日渐衰败,难以支撑其与某天汉抗衡。”
“今日助其除去心腹大患,来日其只能更加依赖我朝之粮食、铁器、商贸。”
“臣以为陛下此策,深谋远虑,并无不妥。”
见郭恕把皇帝搬出来了,郑公权与段巍闻言,纷纷点头表示支持。
见众人尽皆表态,原本还沉默不语的敬翔也在最后决断道:“利弊之前,诸位同僚已分析得极为透彻。”
“在某看来,陛下既已决断,必有万全之策。”
“殿下监国理政,日理万机,若为此等已定之策再去与陛下理论,恐劳圣心,亦非为臣为子之道。”
“我等臣子,谨遵上谕,按部就班,各司其职,将差事办好,方是正理。”
眼见无人支持自己,张瑛脸色略微难看,嘴唇嗫嚅了几下,似乎还想争辩,但最后还是没能说出口。
刘烈见状颔首,心道这内阁中派系也不少,远不如自己的东宫和谐。
不过日后若是有利益牵扯,东宫的和谐恐怕也会成为过去,不得不防。
想到此处,他便开口道:“既诸位已有公论,那便依陛下旨意办理。”
“殿下英明……”
谢瞳、敬翔等人闻言纷纷作揖唱声,而刘烈则是令谢瞳起草旨意送往南衙。
不多时,旨意被派往南衙,继而由快马送往了松州。
与此同时,朝廷布置在诸道的京察队伍也在刘烈的调令下,开始往江南东西两道和岭南道出发。
江南的冬季自然湿冷,但比起夏季的闷热,郭崇韬等人还能承受,无非就是棉衣穿厚些罢了。
随着郭崇韬等人京察江南,崔恕等陇右勋贵也纷纷三令五申的令陇右道内的家族子弟老实些。
时间从寒冬到腊月,直到“噼里啪啦”
的鞭炮作响,洪武十三年也成为了过去式。
天下各处有司衙门将挂着的“洪武十三年”
旌旗、长帆,尽皆更换为了“洪武十四年”
。
在这种情况下,由北衙六军留守精骑及东畿兵马所组成的近万队伍出现在了洛阳城外的官道上。
八千汉军将士尽皆精骑、马步兵,另有近千随行的太医院、宫廷内侍、女官。
洛阳城内的两千多名有品秩官员前来相送,眼睁睁看着一辆玉辂与十余辆大辂出现。
只是令百官诧异的是,上阳宫方向也出现了十余辆马车,用的也是天子依仗,并有百余人护卫而来。
许多老臣见状纷纷低下头去,而洪武年间被选入的官员则是议论纷纷。
不多时,随着那十余辆马车抵达,为首的玉辂停稳后便走下了一道身影。
已经三十一岁的李佾身穿郡王常服走下玉辂,面对众多官员,感慨万千。
尽管刘继隆准许他穿戴天子常服,但他也知道什么场合能穿,什么场合不能穿。
他在群臣复杂的眼神中走向刘继隆的玉辂,对玉辂作揖道:“臣陇西郡王李佾,参见陛下……”
在他躬身行礼之余,玉辂上也走下了刘继隆的身影。
尽管已经五十有四,可他的模样看上去依旧三十七八,让许久未曾见过他的李佾都不由精神恍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