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稻米“平均粒长是4.47毫米,平均粒宽为2.41毫米”
,计算可知,粟米平均体积约0.9立方毫米,稻米平均体积近20立方毫米,是粟米的20倍,所以8倍的重量估值属于相当保守。
参见赵志军《河南登封王城岗遗址浮选结果及分析》,《植物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148页。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二里头:1999—2006》第三册,第1301页。
这是等比例显示的图片,在有些浮选统计论文里,各种粮食照片的比例不同,显示的颗粒大小都近似,更容易使人忽视千粒重问题。
赵志军:《偃师二里头遗址浮选结果的分析和讨论》,《农业考古》2019年第6期。
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等:《新密新著》,文物出版社,2008年,第522、523页。
新碧一期数据中粟和黍被合计在一起,但这两者的千粒重相差较大,难以进行合并折算,所以这里只用了第二期数据。
根据中国社科院考古所《二里头:1999-2006)第四册彩版一改绘。
赵志军:《偃师二里头遗址浮选结果的分析和讨论》。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洛阳王湾:考古发掘报告》,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72页。
袁飞勇:《煤山文化研究》,武汉大学2020年博士论文。
关于新碧陶器所属文化类型及分布范围,学术界有不同的划分方式,本书采用的是较广义的一种。
杜金鹏、许宏主编:《二里头遗址与二里头文化研究》,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12、137页。
常淑敏:《二里头王都的龙文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4年硕士论文。
2002是发掘年份,V是发掘区编号。
王青、赵江运、赵海涛:《二里头遗址新见神灵及动物形象的复原和初步认识》,《考古》2020年第2期。
朱乃诚:《二里头绿松石龙的源流:兼论石郎遗址皇城台大台基石护墙的年代》,《中原文物》2021年第2期。
同上。
同上。
第三章二里头:青铜铸造王权
在“夏都二里头”
遗址公园尚未兴建时,作家兼媒体人许知远曾带着摄制组造访二里头,由二里头考古队队长许宏给他讲解古老的王宫基址以及3800年前的城建规划大路。
王权的威势如坚硬的夯土,似乎已经写入文化基因,注定主导其后近4000年的中国。
镜头前的许知远茫然自语:“是宿命,难道——无法走出去么?”
不过,回到二里头初创的时代,当事人面临的问题可能完全不同。
在二里头之前的一千多年里,从江南到华北,已经出现若干辉煌古国——石家河、良渚、南佐、陶寺、石穿、清凉寺……它们一度建立大型的城邑,距离“文明”
和王朝似乎只有一步之遥,然而经过短暂的繁荣,又都自然解体,复归简单无为的部落时代。
那么,二里头是如何走出昙花一现的旧循环的?因为他们有了新的统治技术——青铜。
最古老的“城建规划”
《竹书纪年》记载,夏朝共有471年。
?新著遗址和二里头遗址前后相承,距今约为3850—3520年,恰好和古史中的夏朝基本吻合。
但是,除了这个基本的时段特征,古史中记载的夏朝往事,诸如后羿篡权之类,在考古中还找不到验证。
而且,二里头考古呈现的很多现象,在史书中也完全没有记载。
新著遗址存在时间较短,只有一百年左右;后继的二里头遗址存在时间为距今3750—3500年,考古工作者将其分为四期。
空二里头一期(距今3750—3680年)和新碧类似,都是面积约为1平方公里的较大聚落,没有发现大型建筑设施,推测还属于部落阶段。
到二期(距今3680—3610年),迅速扩大到3平方公里,出现了社会复杂化的各种迹象,如宏大建筑、财富的集中,这也是之前陶寺和石崩古国的顶峰规模。
从这时开始,二里头成为黄河和长江流域独一无二的新兴早期国家。
在二期,二里头人规划了整齐的路网和宫殿区:两横、两纵四条大道,构成“井”
字形路网框架;中央是王族生活的宫殿区,东西宽近300米,南北长近400米;宫殿区北边是祭祀区和贵族墓葬区,南边是作坊区,东侧是贵族居住区,平民可能主要住在西侧;大路宽约20米,目前发掘出来最长的是东大路,残留700多米,一段路面上还有清晰的车辙,两轮间距1米左右,应是人力推拉的双轮小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