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本书“文王微雕卜辞的记录”
一节介绍的文王地窖中两片甲骨(H11.1,Hll.ll),卜辞内容都关于向先代商王献祭,它们也应当是这次典礼的产物,并且可能是周昌回到周原后的复刻版本。
在向诸神敬献后,参与献祭的人分食祭品也是分享诸神带来的福佑。
因此,周昌,甚至包括其儿子周发、周旦和周鲜等在内,根本无力对抗纣王的这个决定。
为了周邦的生存,他们只能接受商人的宗教礼仪,而且很可能还要尽量表现得心悦诚服和感恩戴德。
如前文所引,《史记?殷本纪》中还有一段与此相似的故事,这便是纣王“醯九侯”
“脯鄂侯”
“剖比干”
。
此说虽然可能并不准确,但应该也是纣王用高级贵族献祭在后世的流变。
而且,殷墟后冈H10圆形祭祀坑中尸骨不全的贵族一家,也呼应了这个记载。
史书中未见(应该也不会)记载周昌父子分食伯邑考时的心情。
不过在后世,有著名的典故“周公吐哺”
流传千古。
所谓“周公吐哺”
,说的就是周公旦经常会吐出正在吃的饭食。
已经遗忘了真实的商朝是怎样的后世人却对此进行了合理化解释,说是周公忙于招纳贤人所致。”
但事实很可能是因被迫吃掉长兄的肉酱,周公留下了严重的心理阴影。
而且,不只是周公旦,武王周发此后也一直受到噩梦的困扰,“自夜不寐”
。
至于文王周昌,则把心史写在了《易经》里。
《易经》的损卦六三爻似乎记录的就是伯邑考被献祭的经历:“三人行,则损一人。
一人行,则得其友。”
这句爻辞的重点是前面一句,三人结伴同行,但最后损失了一个。
这可能是说,文王被囚禁后,包括伯邑考在内的三个儿子赶往殷都营救,但最终损失了一个。
如前面章节所述,损卦的卦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箧,可用享”
说的就是儿子带着一尊酒和两陶盆食物去探望地牢中的周昌。
和损卦成对的是益卦,它们的意思正截然相反。
益卦主要是说古公亶父接受商朝的招抚,迁居周原,从此开启了兴盛周族的历程;损卦则主要是说周昌在殷都的惨痛经历。
二者构成商周关系在周族三代人之间的转折。
此外,《易经》中可能还记载了伯邑考被献祭的细节。
关于伯邑考的回忆
前面介绍过剥卦,卦象就像是架起的案板,内容则是人牲被屠剥。
类似的还有艮卦,两个八卦中的正相重叠,也像是架起来的屠剥案板。
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
无咎。
初六:艮其趾。
无咎,利永贞。
六二:艮其用匕不拯其随,其心不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