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文王大宅的另一片微雕甲骨(H31:2)卜辞,则涉及另一位商朝重要人物“衣鸡子”
,也就是殷箕子。
周昌先占卜:“殷商的箕子要驾临(周原),会被他逮捕吗?还是可以侍奉他?”
接着,周昌又在名“游尔”
的地方占卜:“让南宫邰负责吧?”
这条关于箕子的卜辞,学者一般解释为:周武王灭商后,箕子来到关中投降周朝时,周武王占卜应如何接待。
但这种解释未必成立。
据《史记》,箕子是商纣王的近亲(后世注家说是庶兄或者叔父)。
在周武王伐商之前,箕子曾经触怒纣王,被关进了监狱,靠装疯才活下来(“乃被发佯狂而为奴”
)。
7而据《尚书?洪范》,周武王灭商、进占殷都之后,”
命召公释箕子之囚”
,还当面向箕子请教治国之道。
从《史记》和《尚书》的这些内容来看,刚占领殷都时,武王和箕子已经有交往,按理说不需要箕子舍近求远,再到关中投降一次。
所以,H31:2的“鸡子来”
卜辞应当是周昌时期的,和纣王到帛地行猎是同一事件:纣王驻理在关中东部,派箕子再向西视察周族等关中番邦。
在殷墟卜辞中,“降”
一般指神灵降福或亲自降临人间。
而箕子是商朝重臣,对周邦来说自然非常尊贵,所以“来降”
并非来投降,而是驾临之意。
同时周昌也非常紧张,担心箕子此行会逮捕自己(其执?)——他可能是联想到了父亲季历在殷都的下场。
至于南宫邰,史书中查无此人,但武王灭商时,有位将领叫南宫括:”
命南宫括散鹿台之财,发巨桥之粟。”
(《史记?周本纪》)所以,“邰”
和“括”
也许是同一字的不同写法,也许两人是同一家族之人。
从这些零散的信息推测,周昌应该是在接待箕子时赢得了这位商朝重臣的好感,这才获准到帛地拜见纣王。
对周昌来说,这是个求之不得的机会:往常,他能见到的最高级别的商人是老牛坡的崇侯,现在则先是接待商朝大臣,接着还要去朝拜商王,自然有受提拔的机会。
目前尚未发现关于周昌首次朝见纣王的记载,但肯定比较顺利,因为周昌又获得了去殷都的机会。
这次他可能还押送着一批羌人俘虏。
对此,《易经》里有多处记载。
关于周昌去殷都献俘途中的经历,前面已做了介绍。
这里再补充一点关于箕子的分析。
在《史记》等文献里,箕子是商朝忠臣,因忠言逆耳而招来纣王的震怒和牢狱之灾。
但实际情况可能要复杂得多。
作为王室宗亲,箕子地位极高,倘若王朝形势有变,他是离王位很近的人——商朝一直有王位兄弟相传的做法(虽然最近几代都是父子相传,但传统并非没有再现的可能),所以他和纣王的关系比较微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