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23章(第5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死者的部分手或脚被砍掉,有些砍下的肢体放在了墓穴里。

斩肢葬在仰韶半坡文化中曾颇为流行,从半坡到先周长达三四千年,中间经历过好几轮新石器文化更替,但斩肢葬却一直保留了下来。

考古学者迄今还未能读解其背后的原因。

再来看部落生活中的暴力因素。

墓穴中的尸体基本完整,没有发现被砍头或分尸后埋葬的现象。

有极少数是用灰坑或废弃的水井和窑洞埋人的,死者直身,两手交叉,身边放有一件随葬品。

很明显,这不是被杀死后的抛尸,而是由家人正常殡葬,只是可能因为某些原因而不宜埋入部落公墓。

碾子坡的灰坑中没有发现散碎的人骨,但有一件经过切割的人骨,像是肢骨一端。

发掘报告说,它不是用刀具切割的,而是采用了一种类似加工玉器的线切割工艺。

比较特殊的是利用废弃灰坑埋人的M501。

这座灰坑比较大,在快被填满时,埋进了两具成年人尸骨:一具相对完整,是一名二十五岁左右的男子;另一具则性别不明,只残留部分四肢骨,且摆放凌乱。

在两具尸骨旁边,还各摆放了一件随葬的陶豆。

看上去,这两具尸骨像是在野外被野兽咬死后吃剩的。

H318是一口废弃的水井,后被当作灰坑,在较深处埋有一枚人头骨,中间段有一具俯身直肢且缺手的十八岁女性尸骨。

在碾子坡先周时期发现的所有尸骨中,这具看上去最接近非正常死亡。

总体上,碾子坡遗址的非正常死亡和被随意或恶意抛掷的尸骨极少,占比非常低,甚至远低于仰韶半坡文化时期的典型遗址。

可以说,这里的生活非常和平。

后来周族之所以能够消灭商朝的人祭文化,建立起全新的周文明,很可能有些文化基因在碾子坡时期就已经决定了。

当然,碾子坡先周遗址只是一座小村落,充其量有数百居民,并不能代表豳地时期的整个姬周族(部落)。

当时的姬周应当有几座甚至十几座这种规模的村落。

《公刘》中说,姬周族人在豳地定居后,还会南下关中盆地,渡过渭河,以获取一些小件铜制品:“笃公刘,于豳斯馆。

涉渭为乱,取厉取锻。”

这其中就应该包含着姬周族对商朝据点的最初印象。

看来,商人在渭河南岸的城邑(如老牛坡)生产的铜器对远在山地的姬周人有很强的吸引力。

而“取厉取锻”

,说明这些铜器还需要磨砺和锻打,显然,这不是大件容器,而是小件的刀、锥等工具。

这也正是蛮荒的姬周人最需要且能交换得起的铜器。

那姬周族人拿什么交换呢?商人城邑统治着周边土著居民,应该不太会缺粮食,所以姬周最适合用来贸易的商品是牲畜,尤其是马和牛。

史诗里之所以没有提及这些,有可能是因为在他们看来,牲畜容易和受歧视的野蛮人身份联系在一起。

自始祖后稷以来,周族一直有谨小慎微的自我保护意识。

周是小族群,生长在羌人为主的大环境里;自命姬姓,以显示自己和羌人不同;未参与西土族群抵制商朝的战争,而是躲进山地,远离冲突。

他们知道,和强者保持距离才是最好的生存之道。

在陕北山地,周人宁静地生活了三百多年,历经十几代人。

直到周文王的祖父“古公亶父”

一代,周族才和强大的商王朝建立了联系。

从此,周族人的命运发生了剧变。

而关于周族和姬姓的起源,以及与黄帝传说的关系,因为还有许多学术争论尚未厘清,所以本书暂把相关讨论作为本章附录。

附录:华夏起源故事的来历

炎、黄来自羌和周

在《诗经?生民》里,弃-后稷的结局只是家业兴旺,受上帝福佑,成为家乡颇有威信的长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从火影开始的黑影兵团斗破苍穹奋斗在修真界无边维度回到过去当特工唐大侠写了一千篇原耽全职艺术家快穿之精分主神的心尖宠从苇名城走出的无双剑圣帝宠绝色星蕴师妙手神农末世重生小娇妻战极通天穿成女主的反派姑姑火影之神级系统漫威:圣斗士之父[综英美]我在超英世界里开鬼屋七十年代小娇媳人在斗罗,没有魂环强臣环伺文娱万岁穿进游戏后我狂暴升级离婚后我成了娱乐圈大佬我弟子明明超强却以德服人人在诸天,从被通缉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