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小双桥都邑有一些来自山东地区的岳石文化元素,这似乎标志着小双桥朝廷和东方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按理盘庚应迁往山东。
但事实却又相反,之后的甲骨卜辞显示,山东地区的土著(东夷)和商朝的关系并不算好。
看来,融入小双桥的岳石文化因素并不代表商朝和东方有着一种持久亲密的关系。
也有学者从躲避水患和寻找铜矿等角度寻找迁都原因。
2确实,殷墟比小双桥地势略高,也远离大河,且西部的太行山还有铜矿;但问题是,满足这些条件的地方还有很多,比如关中盆地的老牛坡商文化遗址以及晋南地区的垣曲和东下冯商城遗址也都远离水患,临近铜矿。
殷墟的考古发掘提供了一条线索:在这个阶段,商人掌握了一种重要的技术一一马拉战车,而这种技术可能是从北方传来的。
因此,盘庚向北迁都也许是为了更接近马的产地。
上述这些,都是从“理性”
层面寻找盘庚迁殷的原因,但在商人的时代,“理性”
只是影响决策的一部分原因,还有相当部分是由鬼神和占卜决定的。
这些“非理性”
因素虽然无法复原,却不能忽略。
阻北商城是盘庚王在洱河北岸规划的一座大型城池,基本是正方形(边长约2200米),夯土城墙底宽十余米,规模超过早商的郑州和偃师商城。
显然,盘庚试图重建早商的黄金时代。
阻北商城的王宫区在城内中央偏南,有两座大型宫殿基址,闭合的四合院结构,主殿堂在北面。
一号宫殿基址很大,总面积近1.6万平方米(东西长约173米,南北宽约90米),犹如一座标准操场。
这座宫殿的规模打破了以往的纪录,之后几百年内也无法被超越。
由此亦可见盘庚王当时的野心之大,所以商人贵族乃至民众对迁都的抵触情绪并非毫无道理,毕竟新都和宫廷的建设成本会落到所有商人身上。
宫殿正室内有埋狗的奠基坑,有多座台阶通往庭院,且多数台阶东侧也都挖一座坑,埋一名奠基人。
目前发表的简报信息有限,还不清楚到底有多少座坑,以及坑内人的特征。
其他的房屋和门房旁边也有奠基或祭祀坑,坑内主要是羊,或者是空坑,发掘者推测,可能是用酒和血祭祀。
门房边的奠基坑也埋了一个人。
3
二号基址规模略小,面积约0.6万平方米,目前只发掘了一小部分。
它的祭祀坑内没有发现殉人。
一口水井中有大量动物残骨,黄牛和水牛都有,黄牛占绝大多数。
4
退北商城使用的时间不长,很多城墙段落还没有完工,整座城池就被废弃了。
然后,商人在阻河南岸营建了新的王宫区,多数族邑聚落也都坐落在恒河以南,这便是后世著名的“殷墟”
。
只是阻北商城被遗忘了三千多年,直到21世纪才被重新发现。
那么,商人是何时开始搬迁到过河南岸的?从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看,最早属于第二十二王武丁时代。
武丁是盘庚的侄子,他们中间还有两位商王,盘庚的弟弟小辛和小乙(武丁之父)。
所以,沮北商城可能只经历了盘庚、小辛和小乙这三代,时间不超过五十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