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再加上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各路将军不能约束士卒,以至滋扰日盛,边民苦不堪言。”
“加上天凤元年缘边大饥,人相食,谷物贵于关中,边民逃兵几千人成群结队为盗贼。
虽然被朝廷派兵镇压,但仍有人转到南方各郡求活。
我列尉郡也来了不少,豪右乘机将他们收为奴婢,于是朝廷又下令,禁吏民敢挟边民者弃市,抓到常常打回原籍。”
这是天凤元年、二年时发生的事,之后匈奴和新朝关系有所恢复,仗暂时不打了,长城一线的驻军也相继征还。
如今数载过去,来自北边的流民再次涌现,这意味着什么?
张湛有些疑虑:“去岁匈奴单于去世,其弟左贤王继位,今年还派人来长安进贡请求和亲,按理说两国应不会交战才对。”
第五伦道:“下吏在三个县都审问过逃难的边民,只说是农田荒芜歉收,活不下去才不得已南下。
但彼辈能跨越千里跑到列尉边上,可想而知,在上郡、北地被拦截下的恐怕更多,长此以往,恐成隐患啊!”
若是源头不止住,这些边塞流民,将成为本郡豪强、自耕农外,一股外来的新力量……
对此,第五伦其实是暗喜的,直接请命道:“与其任其四散流窜,或被豪强收纳,不如由官府出面,将流民安置在郡北数县开荒,让他们有条活路。
二来还能增加郡中户口,也算两全其美的良政。
下吏身为户曹掾,管着户籍田宅之事,不若让我替郡君分忧!”
第五伦很想拿下此事,奈何张湛却没放心上:“这等小事,一督邮足矣胜任,何必伯鱼亲去?”
“更何况,郡中还有桩更要紧的大事,非你不可!”
张子孝笑道:“我想在秋收之后,将汝家的良政诸如义仓、义钱等事,在全郡推而广之!
就由伯鱼来主持!”
……
ps:求推荐票。
,!
;宣秉让宣彪坐下,语重心长地说道:“彪儿,人的性情不同,为与不为,各有所适而已,这等事强求不来。”
“有人志气刚如金石,摧折强暴。”
“有人心怀霜雪,而甘心于小谅。”
“亦有结朋协好,幽明隐居者。”
“但不管怎么做,都算不得通达圆满,因为于世事无补,只能确保自己不同流合污而已,世事复杂,你这孺子不能一概而论,己所欲,亦勿施于人。”
宣秉道:“我是狂狷不假,但子云乃是中庸,说什么乡愿之贼,是羞辱他,快些向伯鱼道歉。”
宣彪被父亲一通训斥,只能不情不愿朝第五伦下拜。
宣秉将儿子赶出去后,又用粗陋的笔和杨木板回了一封信。
“还请伯鱼交付扬公。”
“就说宣秉尚能饭食,日子虽然贫苦些却自得其乐,倒是扬公,还是该少喝些酒,多食蔬食。”
末了又看着第五伦笑道:“能有伯鱼这样的弟子,是子云晚年的幸事啊。”
对宣秉,第五伦还是颇有好感的,他起身告辞,但在离开前,却又回首道:“那些协助宣公父子躬耕的农夫,我听他们的口音,应不是本地人,而是……来自缘边各郡的流民吧?”
宣秉脸色一变,只起身朝第五伦作揖,低下了他不易屈服的头:“方才是吾儿不懂事,冒犯了伯鱼,若你想以挟边民之罪将我告上去,哪怕是弃市,宣秉也会慨然赴死。”
“但还请放过吾儿,放过那些来自边塞的流民,若非被逼无奈,谁愿背井离乡?”
第五伦笑道:“宣公误会了,我不打算做任何事,郡大尹张公乃是良吏,也绝不会因此问罪于你。”
“我只是顺便一问,宣翁在郡北生活日久,可否与我好好说说,关于缘边流民南逃之事?”
……
八月初时,第五伦已经结束了他的郡北之行,回到列尉郡首府长陵城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