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梅溪:“这是一个赤铜鼎,应该是真的古董,看上去有年头了。”
曲教授呵呵直乐:“你小子还不知道吧?这不是普通的鼎,是古时炼丹人所用的丹鼎,真正的丹鼎!
一般人不可能认识,就连玩古董的也未必清楚。
……你再仔细看看,猜猜这是什么年代的东西?”
梅溪闻言也凑过去仔细端详:“老爷子,恭喜你了,这回没上当,真是古物。
……如果我没有看错的话,是明代中期的东西,至于丹鼎我就不认识了,您老的话肯定比我有权威。
……咦,为什么要做旧呢?做旧手法很高明,打眼一看年头好像更久,有点奇怪。”
梅溪不是考古学家也不是收藏家,不过有些东西他还是能看出门道的,明清两代的铜香炉他从小见过不少,大多残缺不全是作伪时参考的模器,从材质到形制他都很熟悉,各种做旧手法也都见过。
别忘了他四姑家是干什么的?就是专门干仿造古董的!
现在他们家的主业是仿制古瓷,有一段时间也仿制过古铜,会做假的人也善于辨真。
曲教授听见他的话眉头却皱了起来,很紧张的追问道:“你会鉴定古董?不会看错吧,这东西真是明代的?不是唐代的?”
梅溪:“不敢说会鉴定古董,但是明清两代的铜器还是有把握的,有时候鉴定就是一扫眼的活。
唐代的赤铜器很少,这件东西形制和纹饰也不对,可以肯定是明代的,只可惜有点裂纹算残器,按照现在的行价也能值个几万块钱。
……怎么,有人告诉你这是唐代的东西?”
曲教授将信将疑:“鼎的底部有铭文,你看一眼,认识小篆不?”
梅溪小心的将鼎翻了过来,三足中间的鼎底没有花纹,刻着几行铭文:“永徽五年孙隐岩得伏火法铸赤金鼎铭之”
(铭文没有标点)。
这些字梅溪勉强能认出来,一边看一边读,读完了抬头问道:“曲老,这是怎么回事?我不太明白这几行字在说什么?”
曲正波:“连你也不清楚,所以我才没怀疑,我想一般的古董贩子不可能这么内行,了解这么偏门的考证。
这几句话是在说药王爷孙思邈的事情,说明这个鼎就是当年孙思邈炼丹所用的丹鼎。
这个故事知道的人不多……”
据曲正波早年查证,历史上有据可考第一次留下火yao配方的文献记录,就是孙思邈所著《丹经》中描述的“伏火法”
,配方是硝石、硫磺、皂荚三味,后世的黑火yao则是用更易制取的木炭粉取代了干皂荚粉。
孙思邈为什么会创制“伏火法”
?因为他在炼制一些特别的丹药时,需要一般燃烧方法达不到的高温与压力。
相传孙思邈于湖南浏阳城东孙隐岩立鼎炼丹,创制了“伏火法”
,最早的火yao就诞生于湖南浏阳,到现在浏阳的烟火仍很有名,有一家上市公司就叫浏阳花炮。
孙思邈的《丹经》成书于唐高宗永徽六年,也就是公元655年,而这本著作就是在他在浏阳炼丹时期写的。
丹鼎上的铭文印证了孙思邈留下火yao配方的记载,又和孙思邈在永徽年间于孙隐岩炼丹药的史实相合,在曲教授看来刻意做伪的可能性非常低。
丹鼎这种东西不是一般人能认识的,就算是搞古董的也未必明白,而这段铭文的来历就更非一般人能看懂了。
所以张小宁把丹鼎拿来的时候,曲正波一见之下是欣喜不已,没有太怀疑。
听了这些梅溪也觉得蹊跷,这丹鼎显然是针对曲教授的爱好刻意伪造,该怎么把话说清楚呢?想到这里他问道:“这些典故您老知道,别人未必不知道,但这只鼎恰恰送到你这个‘识货人’的手里,也有点太巧了!
再仔细想想,这些典故您还对什么人说过没有?”
,!
生拦了下来。
两人已经走出很远,还听算命先生在大门口不甘心的叫道:“小伙子,别走,你看过美国电影《终结者》吗?第三部都拍完了——”
听见这句话,梅溪与曲怡敏忍不住相对一笑,曲怡敏道:“这人的精神还真不正常,怎么回事呢?这几天净遇到怪事!”
梅溪:“也没什么好奇怪的,那些个走江湖的算命先生,一天到晚神神叨叨的,日子久了,人就真变的神经兮兮了,这怎么形容呢——自我催眠?”
曲怡敏:“刚开始看那人的举止还很正常,不像精神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