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一个将领匆忙奔来,叫道:“李将军,明军先锋部队开始攻山了!”
“来得好快哪!”
李定国说着,拔出腰刀,喊道,“迎敌!”
不多时,两军在山前一片开阔地带相遇。
明军这两万士兵领了圣旨,前来摸清楚李定国军队的虚实,一上来便猛攻猛打,枪声大作。
“明军装备果然精良,大雪天还能开枪,他们用的是什么火枪?”
李定国暗道。
随即下令道:“翻被手出列,挡住敌军火力!
弓箭手,射击!
一营骑兵,随我冲锋!”
军令一出,上千个士兵迅速行动起来,五十名为一队,手执水湿棉被,张其两角,站到队伍最前面。
湿棉被或是蒙在木板之上,或是蒙在八仙桌上,一同竖立起来,便成了一道盾阵。
原来这是农民军在长期战争之中,摸索出来的一套克制火枪的防御之法。
后来的清军进一步改良这种战术,名为“翻被手”
。
打湿的棉被加木板,对于铅子在一定距离上有良好的防御能力,这个距离大致是在三十步以外,这是公认的。
此方法也常常被用于实战,甚至直到近代抗日战争中,还有部队用八仙桌顶着几床打湿的厚棉被来攻城。
其实最早使用湿棉被抵挡枪子的,应该还是戚继光,他发明的刚柔牌就用到了棉被:“用人所盖棉被覆於木格上,固一时从便之法,然不若所制刚柔牌,四五十步之外可以遮衔铅子,屡试无失。
然近至三十步,亦要打透。
但铅子铳必是远放,定无一二十步可放之事。
今开法於后,不立图者,秘之也。”
农民军早期装备简陋,扛着锄头握着镰刀就上战场,如何防御明军的火枪成了一大难题。
后来得知湿棉被加木板能起作用,便迅速推广开来。
李定国军中的翻被手,除了举着盾牌之外,还要手握单双刀排列而前,后面跟着鸟枪长矛大队,比单纯使用藤牌更为得力。
但这种防御之策不能一味夸大,这个时期的火器火力无法与后世枪支相提并论,发射的铅弹穿透力有限,但也必须保持至少三十步的距离,否则仍旧难免一死。
至于有的抗日神剧里直接用湿棉被抵挡机枪子弹的情节,纯属胡扯,完全侮辱人的智商。
对于李定国来说,他并不指望单纯依靠翻被手就能挡住明军的进攻,而是另有打算。
明军开枪射击,铅弹噼里啪啦打在盾牌之上,穿透不了。
趁此机会,李定国的军队射箭还击,箭雨纷飞。
等稍稍滞缓了明军前进的节奏,李定国率领骑兵,一马当先冲了出来,风驰电掣般呼啸而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