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今天这部“死亡幻觉”
,克里斯-范朋克原本是不打算看的,但他一好友对于这部电影却十分感兴趣,早早地就拉着他来排队,机缘巧合之下,他才走入了电影院,看了这部电影。
惊为天人!
这个词可以用来形容克里斯-范朋克此时的心情,一点也不夸张。
不过,这个词不是使用在电影本身上,而是使用在演员身上的。
瑞恩-高斯林和顾洛北,就是克里斯-范朋克这次圣丹斯电影节的最大收获了,
虽然说,这次圣丹斯电影节有诸多新生代导演和出色的电影涌现,但克里斯-范朋克却认为,瑞恩-高斯林和顾洛北这两位演员才是第十七届日舞影展的最大发现。
为此,克里斯-范朋克专门写了一篇关于顾洛北的影评。
这是一个命中注定以悲剧结束人生的人物,在东尼-达克的身上,你可以看到自己年少时的影子,彷徨、叛逆、紧张、神经质,这是十八岁时的阴暗面;纯真、细腻、青涩、初恋,这是十八岁时的阳光面。
在十八岁的敏感年纪,东尼-达克知道了自己的宿命:他要牺牲自己才能拯救这个世界,在他的身上,所有的挣扎都被掩盖在他年幼的躯壳之下,只有梦游时疯狂的举动才能看出他的绝望。
一个眼神,一个皱眉,一个笑容,甚至只是一个走路的姿势,埃文-贝尔就成为了东尼-达克。
埃文-贝尔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把东尼-达克内心的挣扎矛盾、隐藏在表面之下的疯狂和孤僻、还有面对宿命时的无助和痛苦完美地呈现了出来。
即使只是一个不驯的笑容而已,细细琢磨起来,却是回味无穷。
很难想象,这是贝尔在大屏幕上的第一次亮相,他的光芒甚至掩盖过了电影本身,“死亡幻觉”
在贝尔的演绎下绽放出了双倍的精彩,贝尔的演绎让生涩的情节变得圆润顺畅起来。
在贝尔那双扑朔迷离的双眼中,这个故事却已经脱离了原本的意义。
这部电影想表达的重点并不是东尼牺牲自己,拯救了世界,这不是一个英雄故事,而是一个充满讽刺的故事。
世界从来不会因为任何人而改变,多数人只能使自己改变去适应世界。
东尼不是“多数人”
,所以在电影的结尾,贝尔那十八岁的动人嗓音把我们带入了一曲“疯狂的世界”
,东尼离开了这个既陌生又疯狂的世界。
世界恢复了正常,只是少了东尼-达克而已。
在这一刻,心底最柔软的部分不由触动,莫名地,即使没有看明白这部电影,也感觉到鼻头一阵酸楚。
埃文-贝尔,他带给我们的惊喜,远远超过了“死亡幻觉”
这个载体。
克里斯-范朋克这次来圣丹斯电影节,因为不是工作,所以只写了三篇影评,一篇属于“记忆碎片”
,一篇属于瑞恩-高斯林,还有一篇属于顾洛北。
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让本书在新书榜上取得了十分优异的位置。
新书榜是二十万字下榜,为了在榜上多留一段时间,今天开始到下榜为止,每天一更,之后会重新恢复两更的,请大家见谅。
再次,感谢大家的支持,呵呵,求收藏和推荐!
,!
直朝着顾洛北的方向,两个人的视线在空中接触了一下,瑞恩-高斯林才露出了开心的笑容,然后鼓掌起来。
“死亡幻觉”
的首映式结束了,但被观众包围的主创人员却没有那么容易走开,特别是顾洛北,他身边聚集了超过六十名观众,然后他寸步难行。
如此人气,就连理查德-凯利就要甘拜下风。
克里斯-范朋克今年已经三十有五了,作为一名写电影评论长达八年的资深影评人,如今,他是全美最有影响力的电影专业类杂志“电影评论”
的固定撰稿人,也算是小有名气了。
由纽约林肯中心电影协会出版的双月刊杂志“电影评论”
,汇集了一批品味高端的北美影评人,在美国影评圈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不过克里斯-范朋克和“电影评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