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
这确实是个挑战,"
李长生坦诚地回答,"
但我们可以从简单做起,逐步提高系统的智能化水平。
第一代数控机床可能只具备基本的位置控制功能,但随着技术的进步,我们会不断增加更复杂的感知和控制能力。
"
随着讨论的深入,专家们从最初的怀疑逐渐转变为积极参与,有人提出技术难点,有人建议可能的解决方案,整个会议室变成了一个热烈的头脑风暴现场。
李长生适时总结道:"
同志们,通过今天的讨论,我相信大家已经认识到数控机床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接下来,我建议成立一个专门的研究小组,由机械、电子、计算机等各领域的专家组成,共同攻关这项技术。
"
他看向坐在角落的赵刚,得到了对方肯定的点头。
"
我还有一个更大胆的设想,"
李长生继续说道,"
如果数控机床项目成功,我们可以进一步发展,建立一种全新的生产方式——计算机辅助制造。
届时,从产品设计到生产制造,整个过程都将由计算机控制,彻底革新我国的工业体系。
"
他的话引发了新一轮的热烈讨论,专家们纷纷发表看法,有人激动地畅想未来,有人冷静地分析技术路径,整个会议室沸腾起来。
李长生转身面对全场,声音沉静而有力:"
各位专家,我知道数控机床的构想对于现在的技术水平来说像是天方夜谭。
但请回想一下,半年前,当我提出曙光一号计算机的设想时,何尝不是同样遭到质疑?然而今天,它已经成为现实,甚至超出了我们最初的期望。
"
他指着墙上挂着的"
曙光一号"
照片:"
这台计算机不仅能进行科学计算,还能辅助我们完成原本需要数十名工程师花费数月时间才能完成的设计工作。
更重要的是,它能根据我们输入的参数,自动计算出最优的加工路径和工艺参数,这正是数控机床所需要的核心技术基础。
"
那位留苏专家依然困惑:"
但即使有了最优参数,机械系统的精度依然是个无法逾越的鸿沟啊!
"
李长生微微一笑:"
吴教授,这个问题很关键。
确实,按照常规思路,我们很难一步到位制造出足够精密的机械系统。
但我们可以采用一种渐进式的方法——"
他走到黑板前,画出一个循环图:"
首先,我们用曙光一号计算出现有机床能达到的最高精度加工方案,制造出第一代数控机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