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她挣扎着爬起身子,手上、长睡袍上,乃至怀中的小毛绒羊,似乎都沾着某种黏黏的液体。
戚宁终于目光投向床上,便看到睡床上的爸爸和妈妈,已经成为一双血人。
客厅中的电话再度响起,戚宁扭头像疯了般冲向客厅,拿起电话,号啕大哭道:“爸爸妈妈被坏人杀死了!
姐姐不见了!
呜呜呜……”
无论时光如何荏苒,回忆起近20年前那个悲伤惨绝的夜晚,戚宁脑海中一切的一切都历历在目,难以磨灭,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那一晚之后不久,戚宁便被舅舅接到北京生活,除了一张全家福照片和姐姐送她的毛绒羊玩具,她没有带走任何属于故乡春海这座城市的东西。
当然,记忆和悲伤总是无法抛弃的。
在北京生活的那些年里,没有人再提起戚宁的爸妈和姐姐。
所有的家人、亲戚都小心翼翼地呵护着她,不愿触动她童年那段惨痛的记忆,希望她能完全割舍过去,健康快乐地继续走她自己的人生之路。
直到现在,“案子”
在戚宁整个家族里都是讳莫如深的话题。
当然,就算戚宁真的想追问,她的家人对案子具体的侦办情况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而实质情况是:
案件发生在1998年12月11日深夜23时许,春海市甘宁区长建路187号1单元201室,遭不明身份歹徒潜入。
家中男主人、春海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医生戚明,女主人、春海市甘宁区实验小学教师蔡春红,被双双杀死在卧室睡床上。
死亡时间在当夜22点30分至23点之间,死因均系被锐器割断颈总动脉引发的急性失血性休克死亡。
其中戚明除被割喉外,胸部和腹部也遭锐器多次扎入。
被害夫妻二人有两个女儿当晚也在家中。
分别是大女儿戚芸,就读于甘宁区20中学附小五年级;小女儿戚宁,就读于甘宁区20中学附小二年级。
据案发后小女儿戚宁讲述:当晚她和姐姐在床上睡觉,不知道什么时候,姐姐听到家里有奇怪的声响,便把她推醒,并把她藏到床下。
随后姐姐一个人走出姐妹俩的卧室打探,便被坏人掳走了。
现场勘查显示:凶手是顺着居民楼的下水管爬至二楼,扒开防盗网,撬开厨房窗户,潜入室内。
从种种迹象上看,凶手作案不仅戴了手套,而且还戴了脚套,有很强的反侦查意识。
除被害人小女儿戚宁提供他穿着一双大头皮鞋外,未留下任何可追查的线索。
不过,在被害人的卧室中,凶手在墙上留下一个半圆形的涂鸦,是用被害人的鲜血涂上去的。
该案发生后,春海市公安局迅速组织精英警力成立“12·11专案组”
。
由于现场没有任何财物损失,而且凶手留下的涂鸦似有所指,专案组倾向于案件为报复杀人。
但同时让专案组难以做判断的是,凶手为什么要掳走被害人的大女儿戚芸?是临时起意,还是早有预谋?如果是后一种,那案件性质便完全不同了。
从1998年12月中旬开始,专案组在被害人戚明和蔡春红的社会关系、平日交往、利益交集人群中进行了广泛细致的排查,同时也深入戚芸平日活动的区域,还原案发前一段时间她的活动路线和时间线,调查相对应发生的事件,以及与之有过接触的人群,全力追查其下落。
整个排查持续了近10个月,专案组对上百人进行了讯问,并传唤审问了20多名具有作案嫌疑的人员,而凶手却并未现形,戚芸也始终下落不明,生死未知。
眼看着时间一天天地流逝,从经验上说破案的概率正逐渐变小,局里总将庞大的警力耗费在一件案子上也不现实。
无奈之下,专案组于1999年底解散,案件交由市刑警支队继续侦办。
而三年后终因线索全部中断,案件被暂时封存。
一晃便到了今天,仍然没有任何新线索涌现。
戚宁用了一整天把卷宗资料通通翻阅了一遍,内心深处百感交集。
尤其看到爸妈的现场存证照,照片中到处都是喷溅的血迹,鲜血糊在爸妈的脸上,浸透了他们的衣衫,两个人犹如被红色油漆泼过了似的,死状触目惊心,惨不忍睹。
戚宁真是忍着眼泪看完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