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徐天成说。
从师范大学出来,徐天成和方宇马不停蹄去了刘祥林家里落实他的口供,接着又去了于梅父母家里以及她的单位进行走访,总体来说还是有些收获的。
于梅是个事业型女人,正扬律师事务所系其一手创办,历经多年发展,在春海市的律师圈里颇有名气。
但由于她对工作过于投入,从而忽视了家庭,最终导致婚姻破裂。
离婚后,她一直独居,并没有感情上的纠葛。
她的律师事务所经营状况良好,收入颇丰,客户以高端人群为主,也没有财务上的纠纷。
不过据同事反映,在于梅遇害的前两天,有个叫吴鹏的男人来找过她。
两人不知道为了什么事情谈得很不愉快,最后不欢而散。
这个吴鹏原先也是该事务所的律师,两年前由于违纪被辞退,现在做什么尚不清楚。
警方认为,这个人的突然出现,也许和于梅的死有关系。
接下来,要重点追查这个在于梅死前与她有过异常接触的吴鹏,同时把侦破的重点放到于梅的职业上。
于梅是律师,能言善辩、巧舌如簧是她的本分,凶手杀死她又特意割掉她的舌头,显然意在惩罚。
而割舌头惩罚更深层次的意义,也许是对她律师身份的报复或者剥夺。
那么她的死,会不会是因为她代理过的某件诉讼案伤害到对方的利益,或者是一些纠纷引发的报复所致呢?
程巍然在与律师事务所沟通之后,吩咐徐天成抽调一组人手深入事务所,全面查阅近几年来于梅亲自经手的官司资料,希望从中找到有报复动机的嫌疑人。
通过风林小区案的合作,老徐和方宇现在跟戚宁都很熟了,对她大方直爽的个性,印象特别好。
尤其欣赏她气质上看似一副女神范儿,但为人处世一点也不端着、不矫情,给人感觉有登大雅之堂的一面,也有非常接地气的一面。
当然对于戚宁的“应用犯罪心理学”
专业背景,两人更是相当信服。
通过捕捉犯罪嫌疑人几个微小的动作、几个不经意间的表情,便能读懂他们真实的内心世界;通过分析作案人遗留在现场的行为痕迹,便能大约刻画出他们的现实境况。
如此科学新颖的办案手段,很是让两人感到耳目一新,对戚宁自然多了份信任和期许。
其实,程巍然的感觉也和他俩差不多,因此当徐天成和方宇找到他,说想让戚宁帮着参谋参谋眼下看起来有些邪性的案子,程巍然便默然应许了。
戚宁作为公安大学心理学硕士研究生,学习方向分别是“警察心理学”
和“犯罪心理及测试研究”
。
前者顾名思义是针对全国广大公安民警心理的研究与干预治疗,跟她现在从事的民警心理咨询工作算是对口;后者则属于犯罪心理学的实际应用,是通过分析行为证据,推断出未知罪犯的心理状态,从而分析出其性格、生活环境、职业、成长背景等,是一种针对罪犯的心理画像,统称为犯罪侧写。
相较而言,戚宁对于犯罪侧写这门学科要更加热爱,她很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成为一名专职的侧写师。
尤其在风林小区案中初试牛刀,便显示出良好的实际效用,更是让她对这门学科的愿景充满期待。
所以,当她从方宇手中接过于梅被杀案的相关文件资料,特别是方宇添油加醋将案发现场描述得异常惊悚,更是让她有些跃跃欲试。
而这一瞬间,她心里隐隐有种直觉——这是一个契机,或许自己等待了近20年的追凶之旅也就此开启。
3 杀人仪式
戚宁在春海只剩下两个亲人——奶奶和小姑。
奶奶如今已过杖朝之年,但耳不聋、眼不花,身子骨依旧非常硬朗。
原本戚宁研究生毕业放弃留校任教选择回到故乡春海工作的原因之一,就是想要多陪伴和照顾年纪越来越大的奶奶。
而现实是里里外外的家务活,都被奶奶一手包办了,实质上是奶奶在照顾她的生活起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