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二十六章 张良 信陵君兄可取而代之求追读(第2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现在的他还不是那个经历了国破家亡的“齐鲁三杰”

之一,只是一个初出茅庐、风度翩翩的美少年,胸怀大志,锐意进取,意气风发,但不够稳重,喜好剑走偏锋,才会和韩非定下了派郑国入秦修渠这样“若非你死,便是我亡”

的疲秦之计。

但,张机其实并不喜欢这个秦时世界的张良,甚至对他有些厌恶。

为了帮祖父脱身,李代桃僵让好友韩非替祖父背锅解决问题,然后又一心为韩非出力,帮着韩非对抗姬无夜,根本不顾忌身后的张家的死活。

他未曾想过,如果韩非失败,他身后的张家会遭到怎样的报复。

你可以说他是爱国胜过爱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

可儒家小圣贤庄为他提供庇护,不仅让他成为荀子的弟子,还给了他一条不必被秦国清算的生路,但他怎么回报儒家的?为了复国,为了反秦,他纠集一群反秦分子在儒家的地盘上搞事,将这个庇护了他的儒家拉下水,纵然他智谋过人、英俊倜傥,但张机也实在对于这个世界的张良生出多少好感。

不多时,张良坐不住了,起身下拜,堂堂相国之孙,依旧将姿态摆得很低。

他知道张机不是那些寻常人,是不能用那些普通手段来应付的。

“族兄,良此来,有一事相求。”

“嗯。”

张机眉头微蹙,但还是认可了这个称呼,点了点头示意张良继续说下去。

“良想请族兄,出山相助。”

张良没有直起身子,而是继续弯着腰,保持着下拜的姿势。

他和韩非的目的是相同的,却也是不同的。

韩非是希望张机加入“流沙”

,与韩非一同重建一个崭新的韩国,而张良的目的是希望张机出仕为官?“我一介无用之人,并无力挽狂澜之力,出仕韩廷又有何用?”

张机皱着眉头,他不明白张良在想什么。

以他和韩非的挚友关系,应该早就知道自己拒绝过韩非。

而他连流沙都不愿意加入,又怎么可能出仕这个腐朽的韩国和昏庸无能的韩王?“不,良并非是请族兄出仕韩廷,而是这山东六国!”

“昔日苏秦配六国相印,慑服强秦十五年不敢东出函谷。

信陵君亦率五国联军,将强秦打退回函谷关内。

如今……信陵君垂垂老矣!”

张良抬起头,他的眼睛炯炯有神,透着不世天才的不羁与傲然,声音嘹亮充满激情和活力,“族中执掌仁道之剑湛卢,信义自不必说,山东列国君王皆会认可族兄!”

“如是!

兄可取而代之,任合纵长,统帅五国联军以抗强秦!”

(3091字)………………………………………………………………………………………………………………………………………ps1:张仪和张良这远亲关系到真不是作者杜撰的,而是根据各种古籍记载的文字写出来的。

而无论是城父张氏还是安邑张氏,都曾有先祖去清阳的宗庙祭祀。

另外,张氏先祖是黄帝的第几个儿子记载倒是有所不同,主流是老四或者老五。

春秋时期的《周易·系辞下》说:“(黄帝)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

盖取诸《睽》。”

;先秦时期史官修撰的记载上古帝王、诸侯和卿大夫家族世系传承的史籍《世本》中记载“挥作弓,牟夷作矢。

宋忠注曰,挥黄帝子”

;东汉应劭《风俗通·姓氏篇》曰:“张氏,黄帝第五子挥,始造弦,实张网罗,世掌其职,后因氏焉。”

;唐燕国公张说所撰《唐赠丹州刺史先府君神道碑》有“张祖曰挥,帝轩(轩辕)之胤,肇勋弦木,锡姓上矣”

;始修于唐代长庆四年的巴县云篆山石马乡《张氏族谱》中讲:“张本姓姬,出自轩辕黄帝第五子也。

三妃彤鱼氏(青阳)生挥,始造弓矢,正主祀弧星,赐姓张。”

ps2:炒茶源于明代,明以前的茶大多是当作菜一样,放点肉和别的蔬菜然后撒点盐就着茶叶煮一下,是当点心吃的,所以那时候一直叫作吃茶,而不是喝茶。

然而《秦时明月》的世界嘛,你们懂得,所以……就别喷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斗罗大陆之我能抽取无限武魂吾妻非人哉恋爱要在距离锁定后拾忆灵异师漫展之下悍妻当道:财神娘子升职记满朝忠臣,我真不想做千古一帝!宠炸!在冷冰冰的老公怀里被亲亲农门长姐:当家种田开商铺奥特,开局一只哥莫拉世子的小青梅作且娇我榜下捉婿翻车了都市超级邪医破事精英里的保安结婚后被植物人老公缠疯了星汉灿烂,幸甚至哉今天又收割了金手指止于暧昧我有一座恐怖屋我差亿点成了普通人我是硬饭王骂过的学习搭子是秦始皇[历史直播]大唐如意郎无尽海图我以辅助女巫的身份超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