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距离幽州近千里之遥的三柳村中,最近也是发生了一件大事,柳阡夜中状元了!
柳阡夜同几位结拜兄弟不同,虽然柳家没落许久,可他毕竟也算是出身书香门第,而他从小更是被誉为神童,早在九岁之龄就考过了“童子科”
。
然而盛唐科举近五十多种科目中,最为荣耀的还是“进士科”
,而柳阡夜也在进士科上足足考了十五年。
其实,柳阡夜博闻强识,加之年少成名,当年在整个河东都极富才名。
可偏偏就是考“进士科”
屡屡不第,不过这也不能怪他,皇朝文武科举共计五十二科,这进士科是最难的。
如果是其他科目,只需专精即可。
比如明法科,只为选取司法人才,范围为律七条,令三条。
明字科,选文字理论及书法人才,考《说文》、《字林》。
明算科,选数学人才。
史科,主要是选拔历史方面的人才。
唯独这进士科,不单单要通晓各类经史子集,还会考察士子时策以及武艺,是最难考的,每年能考上进士的人不过二十之数。
依照当年皇朝文皇帝的说法,进士要通经义、知实务、文才出众、身康体健。
柳阡夜,九岁考过童子科后,一度被认为是柳家的第三棵柳树,中兴柳家的希望。
然而从他十五岁首次参加进士科考试,整整十年都没有考上……
逐渐的,柳阡夜的才名也就慢慢淡去。
期间,河东节度使倒是时常请他来自己的军中做官。
可柳阡夜心高气傲,一心想考中进士,像自己的老祖宗一样,入尚书省为官,报效国家。
当年,柳阡夜也是半推半就的进到河东军中。
一方面,河东节度使对柳家施压,柳阡夜迫于家族压力,也不得不出仕去给河东节度使做幕僚。
另一方面,柳阡夜十年科举也确实心有愤懑,也有些颓废,想依靠河东军举荐,去参加武科举。
在他看来,难不成做不了文状元,自己考个武进士还不行吗?
当时年轻的柳阡夜想法就是这么简单,于是就进入河东军中给节度使做了幕僚,挂了个参军的职。
然而,仅仅半年过后,河东节度使深陷七节度使之战,整个河东军被打散,当时皇朝圣主圣旨一下就把河东郡收回中央控制,更是裁撤了河东军。
这也是当年,柳阡夜的军籍比较好脱离的原因,长安为便于控制河东地方,对世家大族子弟都是笼络的很。
即便是同众兄弟一起在三柳村务农的这些年,柳阡夜也一直致力于学。
因为当年河东军的经历,他曾随着军队去过很多地方,见识了许多书籍之外的东西。
恰逢今年皇朝又一次开了进士科,柳阡夜这个十年老举人就又一次踏上了去长安的路。
说来也巧,今年在尚书省的省试之中,柳阡夜还遇到了两个故人。
韩安国、赵千尘同是出身于河东的士族,在前些年分别考过了明法科和明经科,如今二人分别在吏部和礼部任职,靠着家里势力以及朝中河东籍故老的帮助,如今俨然是长安城官场中的新贵。
柳阡夜虽然年已过三十,但进士科不比其他,“六十少进士,三十老明经。”
,他这个年纪在近千举人之中,还算得上比较年轻的。
加之他这些年跟着众位兄弟一起,武艺进步神速。
在第一日的考试中,凭借手中一把三尺青锋力压众人,竟是排在了魁首。
因此他也进入了许多大人物的眼中。
可能柳阡夜做梦都未曾想到,自己竟是因武艺出众而在考进士的时候获得了无与伦比的优势。
随着关于河东士子柳阡夜武艺出众、文镇诸多士子的消息遍传整个长安官场,韩安国、赵千尘两个柳阡夜儿时好友也动了一些心思。
这日黄昏,二人相约结伴就来到了柳阡夜的住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