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二章 血战(2 / 2)




“因为你并未残害无辜百姓。”



青年将长剑收进剑鞘一面答道。



“如果是你以外的人担任辽军主帅,情形就大不相同了。从任何一方面来看,你都有资格成为辽国第一名将,不要玷污了自己的名誉。”



“我不懂你在说些什么……”



耶律休哥面露苦笑,随即掉转马头。



“你若是宋主的朋友就帮我带句话给他,下次在战场碰面我绝对不会轻易放过他。”



“宋主不会再上战场了。”



青年答道。耶律休哥则耸耸包裹着镗甲的肩头,默不作声地策马离开。青年目送他远去,接着低喃道:



“好劲敌可遇不可求,接下来,下一步该怎么走呢?”



他朝着与耶律休哥离开的相反方向缓步走去。



“宋朝国都开封是个梦之都,是世界历史上最具魅力的大都市,在那里长居下来固然不错,不过总不能搁着天界的状况不管。”



仰望即将褪去的白昼之月,青年轻轻咂着嘴。



“真是,叔卿究竟是跑到哪里遛达去了?他没头没脑地闯进人界历史,可别出什么乱子才好……”



这番话如果给叔卿也就是白龙王听到了,他必定大加反驳道:



“只不过吃个面怎么可能对历史造成什么影响!?大哥真是太不信任我了。”



这位打败耶律休哥拯救赵匡义的青年,正是白龙王的长兄青龙王。







一回过神,赵匡义整个人瘫在黄土上,马车就翻倒在一旁,倒地的马匹嘴角吐出白沫,前肢痛苦地蠕动着。而车夫则趴在他的身边,看样子已经气绝身亡。



赵匡义正想站起来掸掉一身泥沙,表情随即僵住,他听见马蹄声愈来愈近,原以为是追兵,结果并不是。



“圣上,幸好您安然无恙!”



两名年轻的武将从马背上一跃而下,单膝跪在地上行礼。



“噢噢,两位卿家你们终于赶来了。”



赵匡义从腹腔深处吐露出心中一颗大石落了地的喘息。



其中一名武将是曹彬之子曹圯,另一名则是秦翰。



“敌人呢?”



秦翰答覆皇帝的问题。



“请放心,敌人已经放弃追击行动了。”



史书对于当时情景记载如下——



“休哥,被三创,帝乘驴车南走,休哥,创甚不能骑,未及而还。”



耶律休哥由于负伤三处,无法骑马指挥全军,于是宋朝皇帝赵匡义终于得以摆脱敌人的追击,顺利逃过一劫。



当皇帝由曹圯与秦翰随扈左右,带着一身狼狈来到涿州,已经是日没西山的时刻。接下来在太阳完全下山之前,伤痕累累、身心俱疲的宋军人马也鱼贯进入涿州城门。



“阵亡人数超过一万到二万以上。”



“武器与粮食全部被敌人夺走。”



“敌人会趁胜继续进攻涿州。”



惴惴不安的言论随着鲜血与汗水的味道在城内扩散。原以为胜券全然在握,突如其来的战败造成相当大的冲击。



尤其是在涿州城内谣言满天乱飞。



“圣上下落不明。”



一开始的“下落不明”是事实没错。皇帝赵匡义搭乘黄色马车逃离战场,等到抵达涿州已经间隔了半日之久,这段时间他是处于失踪状态。



而短短半天,谣言就变质了。



“圣上驾崩了!”



从下落不明传成赵匡义已经死亡。



实际上他的确差点送掉性命。当人心浮动之际,状况最糟糕的谣言反而最具说服力,不可思议的是这种情形无论在哪个时代都一样。



更不可思议的是——



状况最糟糕的谣言居然可以抚平动荡的人心。



“听到了吗?圣上驾崩了!”



“真是个令人悲伤的坏消息,不过……”



“如果已成事实,光是悲痛也无济于事。”



人们窃窃私语的主题很快地转移到另一个方向。



“国不可一日无君。”



“那么下任皇帝会是谁?”



“应该是武功郡王殿下吧。”



“大人,你也如此认为吗?”



“还有其他人选吗?”



“按顺序应该是齐王殿下。”



齐王指的是赵廷美,是赵匡胤与赵匡义的胞弟,年方三十三岁。



“我觉得武功郡王殿下比齐王殿下来得名正言顺。”



“我也这么认为。”



“我也赞同。”



“那么是不是应该尽快将圣上驾崩的消息传回京城,早日迎武功郡王殿下登基?”



“会不会操之过急啊?”



“不,正因为兹事体大,才要愈快愈好。”



“言之有理,仔细想起来,这本来是三年前要做的事情。”



“没错,三年前登基称帝的应该是武功郡王殿下才对。”



“那么谁要担任使者前往京城?”



正当众人准备作出结论之际,有人高声通报:



“圣上安然无恙,圣上回来了!”



“真的吗!?”



人们争先恐后奔向城门,跪拜在由曹圯与秦翰护送进入涿州的赵匡义面前。皇帝面色苍白、衣裳残破不堪,一副精疲力尽的模样。不过环顾朝臣的目光澄澈有神,显然并未丧失皇帝应有的威严。



既然皇帝平安无事,拥立新皇帝的话题当场烟消云散,如同一开始从未提过一样。然而当今皇帝可没有遗漏朝臣们的一举一动,面对千辛万苦历劫归来的枢密使曹彬,赵匡义站在楼阁上指着平地的将士。



“那群人都巴不得朕死!”



赵匡义语气里满是忿恨,夕阳的余辉将他的半边脸染得朱红,而他的表情宛若民间塑造的魔王形象,充满暴戾之气。



曹彬终于会意过来,不禁发出啊的一声,他也耳闻拥立新皇帝的事情。



“圣上,对那种戏言信以为真只会玷污您清高的耳朵,请放宽心吧。”



“戏言?枢密使你真的如此认为吗?”



皇帝的双眼燃着一触即发的火苗。



“不是戏言还会是什么?”



“他们心怀不轨!”



“圣上……”



“那群人嘴上老是挂着武功郡王,这就是他们心怀不轨的最好证据!”



让皇帝赵匡义如此心神不宁的武功郡王究竟是何许人也!?



他正是赵匡义已逝的胞兄赵匡胤的儿子,也就是赵匡义的侄儿,名为赵德昭,字日新,年方二十三岁。



宋太祖赵匡胤五十岁摔死之际,由胞弟赵匡义继位,这是早已决定的事情,不过自古以来帝位传统上是父传子,因此当时有人建议:



“应该由日新大人登基,晋王‘赵匡义’大人从旁辅佐。”



因此赵匡义一直对德昭有所顾虑,他一当上皇帝就立刻封德昭为武功郡王,赐予他朝廷最高的地位。



其实在此之前年,德昭在皇族当中什么地位也没有,原因来自他的父亲赵匡胤曾经如此表示:



“皇帝之子一出生就受封王公爵位,这样不太恰当。没有建立任何功绩,却平白获得高人一等的地位,将来必定恃宠而骄,不懂得体恤部属的辛劳,等到长大成人以后再封王就够了。”



言出必行或许就是赵匡胤备受尊崇的理由吧。



德昭本人也和他父亲一样是个开朗果敢的年轻人,武艺高超又善待臣下与士兵,当叔父赵匡义即位之际,他丝毫没有一句怨言,因此德昭比皇帝更得士兵们的爱戴。



目前的宋朝皇室并未册立皇太子,绝对不是因为皇帝赵匡义仍属壮年,不需要决定继承人,而是从宋太祖赵匡胤以来就是如此。



当宋朝建国之初,天下尚未统一,让一个年幼孱弱的皇帝处理动乱的时局似乎不太恰当。因此才决定皇族依年龄长幼继任皇帝。



目前下任皇帝的继承人顺序如下——



一、赵廷美三十三岁赵匡胤与赵匡义之弟。



二、赵德昭二十三岁赵匡胤之子。



三、赵德芳二十一岁赵匡胤之子。



四、赵元佐十九岁赵匡义之子。



皇位继承人已经排到第四顺位,一旦赵匡义战死,就自动由齐王赵廷美即位。



只不过最受将士们推崇的并非齐王赵廷美,而是武功郡王赵德昭。



赵廷美与他的两位兄长——赵匡胤与赵匡义比较起来,明显欠缺宽宏的器量,也没有建立政治方面的实绩。他并非大逆不道的恶人,只是个养尊处优的青年贵族,因此并未获得积极支持他的势力。



相形之下,赵德昭的声望如日中天,一方面是来自先父德高望重的影响,另一方面他未来的发展也备受众人期待。赵匡义精明干练的统治能力令人望之生畏,只可惜不得人心。



※※※



……从皇帝御前告退之后,曹彬不住地叹息。



“万万没有想到向来冷静果断的圣上会如此失控。”



“这次败战……”



曹圯话才出口,连忙修正道:



“这次战役是否令圣上大失所望?”



“还是那句老话,胜败乃兵家常事。现在失败了,日后东山再起并非难事,更何况毫发未伤的士兵人数还有二十万以上。”



“这么说是否要说服圣上再度迎战?”



“不准胡说。”



曹彬斥责儿子的声音听起来有气无力,身为枢密使的父亲带着沉重的语气向一脸棘缩的曹圯说道:



“我们只要在此阻挡敌人南犯即可,敌将耶律休哥若是聪明人就不会穷追猛打。最重要的是护送圣上回京,接下来才是问题所在……”







涿州城内,有个少年正仰望着迅速笼上一层夜幕的秋日天空,身上是江湖艺人的打扮。



“……总觉得到处弥漫着讨厌的‘气’。”



白龙王蹙起眉心。



他毫无惧意。以白龙王的为人,情况愈危险愈令他振奋不已,也因此被他的长兄青龙王视为“惹祸精”。然而这一天白龙王完全没有雀跃的感觉,他所感受到的是一股阴郁沉闷的氛围,与白龙王的个性背道而驰。



“看样子化身成人之后,灵力也受到限制无法发挥,我找不到这股邪恶之‘气’的源头在哪里。”



他微踞着身子,抚摸狐狸的头。



“胡仙你看得出来吗?”



只见狐狸摇摇头仿佛在说,抱歉,我也不知道。既然被称为胡仙,狐狸也是具有灵力的,只不过目前涿州城内外聚集了数十万将士,高梁河的败战让每个人心中充斥着不安、恐惧、痛苦与杀气,所有的情绪混杂翻搅在一起,要想察觉出“邪恶之气”的存在并非易事。



唯有白龙王能够感受到“邪恶之气”的存在,这是身为天界神仙的厉害之处。看他糊里糊涂被老太婆摸走钱包就瞧扁他是不对的,狐狸心想。



“什么!居然不知道,你未免也太没用了吧!小心我把你煮来吃,虽然我很想这么做,不过把狐狸做成火锅,味道一定好不到哪里去。”



他这番话当然纯粹是在开玩笑,不过实在让听的人笑不出来,还是要稍微把他瞧扁一点比较好!狐狸如此决定。



白龙王与狐狸混进来来往往的士兵之中,躲开他们的视线来到城内中央的一座高耸的楼阁。那时涿州府的行政中心,后厅等于是官邸部分,目前用来充当皇帝赵匡义的歇息处。虽然位于城内却筑起高大的石墙,白龙王蹑手蹑脚走近石墙,从怀中抓出一只老鼠。



“拜托你了,灰仙,替我仔细观察赵匡义的情形。”



受到白龙王拜托的老鼠发出听来细微却精神抖擞的叫声,一声不响地以柔软的身躯钻进石墙的小洞。



※※※



赵匡义把翡翠酒杯往桌面掷过去,杯中所剩不多的葡萄酒洒出红色水珠,令人联想到当时于高梁河沿岸的战火之中,数万阵亡将士的鲜血。



“什么酒不好拿,偏偏拿这种酒……”



被皇帝怒目一瞪,送来葡萄酒的宦官们吓得瑟缩成一团。好不容易其中最年长的一位才挤出微弱的声音:



“皇、皇上爷,您、您要是不喜欢,小的再去替您换其它酒……”



“统统退下。”



“朕叫你们统统退下!一群没用的饭桶!”



怒骂化为无形的长鞭痛打着宦官们,一群宦官刷白了脸,连忙行退下礼,急忙半推半挤地走出房门。



赵匡义独自被留了下来,虽然是他自己的要求,此时却有一种寂寥的感觉袭上了他。



这里虽然比不上开封京城的皇宫,但已经算是涿州城内最豪华的宅邸。五、六十名侍臣与宦官全部聚在一起,还可以腾出相当宽敞的活动空间,室内的摆饰也整齐合宜。正因为如此,一旦人去楼空,反而更加增添冷清的感觉,也正好反映出赵匡义的心情。他双肘顶在桌面紧抱住头,一个月前的他甫完成统一天下的霸业,统治着人间最为富强繁荣的文明国家,当时的自信与霸气究竟是消失到何处去了?



墙上有某个东西在动,是一个黑色的物体,那是赵匡义在烛火的映照之下投射出来的影子。可是又不像一般的影子,赵匡义根本没有移动,影子却忽大忽小摇来晃去,宛如具有意识一般可以活动自如。



墙上蠕动的物体逐渐化为一个形状,起初看起来像人类,接着头部冒出两支弯曲的角,躯体膨胀成一倍大,厚实的双肩各自伸出两只手臂,手掌长出六只手指,指尖生出钩状的指甲。



赵匡义丝毫没有察觉,他正背对墙壁坐着。桌子以黑檀木制成,而且刨得光亮晶莹,如同一面古镜可以映照各种事物。赵匡义望着自己映照在桌面的脸,高挺的鼻梁、浓眉大眼、五官端正,然而极力承受着败北重担的表情却显得晦暗苦涩。



“……赵匡义啊。”



一个听起来像是金属相互摩擦的声音从背后传来,还很不客气地直呼大宋帝国皇帝的名讳,不过赵匡义并未动怒。



“干嘛?”



他仅仅以毫无热度的语调不客气地回应对方,仿佛他跟声音的主人熟识已久。



“赵德昭想当皇帝。”



说话的声音不做任何开场白,直接进入正题。



“仔细想想这是理所当然的,他是先帝赵匡胤的儿子,帝位由父传子是自古以来的传统,想不到四年前赵匡胤的继承人不是他的儿子而是弟弟。”



“这是皇族的决定。”



“……那是你的说法,你还说你有一张证明文件,不巧的是没有一个人看过。”



不等赵匡义回答,声音继续说道:



“你是篡位者,你凭借一己的实力夺走了原本不属于你的皇帝宝座,没错吧?”



“……不是的!”



赵匡义的声音近似哀嚎。



“没有必要否认,你有篡位的实力,换作其他人根本就办不到,唯有你才有这个能力,所以你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每个人都在纳闷,却不敢开口反对你登基,没有一个人可以阻止你登基。”



“不是的!”



赵匡义再度呐喊,这个脸上一向充满冷静、知性与自信的男人现在看起来反而像个受了惊吓的小羊,他背对着在墙上蠕动的黑影,挤压出嘶哑的声音:



“朕……朕没有杀害大哥!那群蠢蛋没有证据就随便怀疑朕,简直是睁着眼睛说瞎话,朕绝对没有做出任何有愧于心的事情。”



“哦。”



“大哥嗜酒如命,即使卧病在床仍然戒不了酒,在大雪纷飞的寒夜里,他不听御医劝告,连续灌了好几杯酒,还兴奋得大吼大叫,导致病情发作。那是病情发作,是大哥不加节制造成的结果。”



“既然如此,就依你的说法吧。”



“本来就是事实!”



“知道了,知道了!”



声音听起来像是安抚又近似揶揄。



“不过,这种状况太容易启人疑窦了,无论谁来看都会认为是你杀害了卧病在床的兄长篡夺皇位,呵呵,总之你看起来就是会做出这种事的人。为了得到皇位,杀害胞兄也在所不惜,聪明冷酷,利欲熏心,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所有人都这么认为,坚信是你杀了你的大哥……没有错吧!?”



声音里蕴含着高深叵测的笑意。



“你的兄长之所以兴奋过度导致病情发作,不就是你故意安排的吗?你刻意让病人喝酒,让他情绪亢奋……哎呀呀,别生气啊,我只是说笑罢了,现在最重要的是另外一件事。”



隐约可以听见舔舐舌尖的声音。



“你大哥的几个儿子都还活着,问题就在这里。”



“……这话是什么意思?”



赵匡义反问道,双眼开始闪烁着青白色的光芒。



……墙缝里有一对骨碌碌的黑色小眼正注视着这幕诡异的情景,然而赵匡义丝毫没有察觉。



※※※



“灰仙怎么那么慢啊?”



白龙王仰望夜空,一边抚着肚皮。



他的五脏庙开始唱空城计了。刚才本来有机会混在城内众多的士兵当中一起吃饭的,后来想想干脆“等灰仙平安回来再说”,所以就一直忍到现在没吃半点东西,这样的白龙王实在窝心。



“实在是太慢了,该不会出了什么状况吧?胡仙,你觉得呢?”



被点到名的狐狸立即竖起全身的毛发,一个声音从白龙王身后传来。



“你在这里做什么!?”



白龙王回过头,正好看到一道浅银色的闪光朝着他的咽喉处直扑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