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章 庚爷爷

第4章 庚爷爷

庚爷爷在山上隐约听到山下有号哭声就叫王保义到山下去看看。王保义答应一声就向山下去了。王保义今年五十一岁,比庚爷爷小七八岁,但是两个人的交情却有四十多年了。还在他们两个人都是孩童的时侯,王保义就跟了庚爷爷学武。那时庚爷爷十二三岁,武功已是炉火纯青。王保义只有四五岁,一心要跟庚爷爷为徒。庚爷爷见王保义聪明要学,也就答应了他,常教他武功和练他拳脚,两个人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同学的还有佃农王朝富的儿子王保主。王保主比王保义只小一岁,也是个爱武崇武非武不学的人。三个人就常在一起练武训武形影不离。

后来庚爷爷王忆庚长大了,成了反清反袁反北洋的战士,王保义和王保主也深受影响。庚爷爷王忆庚支援武昌起义那阵,王保义和王保主也长大了,就跟着庚爷爷王忆庚去支援武冒起义。后来庚爷爷王忆庚投入反袁复辟斗争,王保义和王保主也投入了反袁复辟。再后来庚爷爷王忆庚反对北洋政府,王保义和王保主自然也参加并成了急先锋。

但是后来庚爷爷王忆庚负伤后回来经农,王保义和王保主也跟着回来了。从此三个人就再没有直接从事政治,都在家乡一心经农了。

庚爷爷王忆庚家祖上是个大户人家,从曾祖父上代起就留有上千亩的良田和几千亩的山林。这些田地和山林除了王家自种的几十亩外,其余全部是佃给王家村及周围的村人耕种。王家是个施德于民施善于村的大户,从曾祖时就制定了一条“十一而租”的规则,佃出的土地从不收高租,灾荒年份还可免租谷,因此在村里德善深厚而德高望重。

在一九二四年王家更做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这年庚爷爷王忆庚把一半的土地田契分给了所有的佃农。佃家们做梦也没有想到得了这么个大便宜,对王家顶礼膜拜视其为圣人。

到了第二年庚爷爷王忆庚的大儿子王全中从省城回来,索性说服父亲把全部土地分给了佃户。庚爷爷王忆庚说:“还是留点山地给我吧,等我老了不练武了也搞点劳动,活动活动腿脚免得残废。”于是就留了凤凰山及山下的几十亩地作为家产。庚爷爷王忆庚喜欢山林的山味,从此也就从王家村搬到风凰山来住了。

凤凰山山深林密溪水常流四季花开,是一座群山环抱风景优美的世外桃园。山中间有个凤凰甸,那里原来有个小村子有十几个佃户常住。庚爷爷王忆庚来了后把村子修缮一新,又建了一个小别野在村子之中。

为了防止有强盗来袭,庚爷爷王忆庚又在村子四周修了石头围墙。围墙修得有二人多高,一般的武林人士都跳不上。但是这围墙到现在也没有发挥作用,这里自从庚爷爷王忆庚来了后还从没有来过强盗。庚爷爷王忆庚给这小村取了名,就叫凤凰村,可以说是名符其实吧,因村子就在凤凰山。

但是山里没有凤凰,倒是有孔雀、仙鹤、鹭丝、鸳鸯、金嘴鸭、野鸽子和众多的飞鸟,它们傍山傍溪傍崖傍树而栖,从早到晚叫的欢。山上的树大多是参天的檀香树,不过也有为数不少的栗子、柿子、李子、桃子、梨子、橙子、桑椹、银杏、酸枣、野葡萄等等果树夹杂其中。许多鸟儿就是靠吃这些野果子为生的。也有一群金丝猴儿在这里谋生,它们在树稍上来往嘻戏,到花丛中游玩闻香,快活极了。

花儿在山里比比皆是,杜鹃花、金银花、山茶花、玫瑰花、石榴花、茉莉花、栀子花、报春花、迎夏花、八桂花、秋菊花、腊梅花等等四季花香。庚爷爷王忆庚还在山上种了很多花,有月季花、芍药花、水仙花、鸡冠花、牵牛花、凤仙花、郁金香、紫罗兰、康乃馨、仙人球、仙人掌等等,把个小山村装扮得美丽如画。

庚爷爷王忆庚还养了蜜蜂,天晴天蜜蜂嗡嗡地叫勤勤地飞生气盎然。庚爷爷王忆庚还养了鸽子,大白天鸽子在蓝天上翱翔风清日丽羽翼云层和平千里。

村里的佃农对王忆庚老人都很尊重,村里人也人人友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这世外桃园里其乐融融。

王保义去了不久就从山下回来了,报告庚爷爷王忆庚老人说:“老东家,山下没有发现什么,一切正常。”王保义家也曾是王家的佃农,他称王忆庚为老东家,虽然现在不存在主佃关系了,但王保义叫惯了还是叫老东家。

庚爷爷王忆庚老人说:“我好像听到有狼叫声,是不是有狼来伤人?”

王保义说:“我也听到了有号哭声,在那周边找了个遍,没有发现受伤的人。”

庚爷爷王忆庚老人说:“也许有狼来了把人吓跑了,狼也就走了。”庚爷爷王忆庚老人还深信他的听觉没有错。庚爷爷王忆庚是武功高强之人,精通十里辨声之术,现在虽然年纪大了点,但仍眼明耳聪,山下的声音还听的清。

王保义说:“哪来的狼呢,凤凰山从来没有狼,难不成从远山来了狼?”

庚爷爷王忆庚老人说:“也许是我听错了,年纪大了错觉了也说不定。”

王保义说:“您没有听错,我也听到了狼叫和哭声,只是瞬间就没有了。”

庚爷爷王忆庚老人说:“没有了就没有了,别去管它了,昨日日本人到过王家村,我们要加强点防范,也许日本人到凤凰山来呢。”

王保义说:“我也听牙子顺金顺银说,有一伙人到王家村打听过您,估计是日本人,不过没有人告诉他们。”顺金顺银是王保义的两个小儿子,住在王家村没住在凤凰山,不过经常到山里来看父母。

庚爷爷王忆庚老人说:“日本人可能盯上我了,要抓我去要挟武功团呢。”

王保义说:“那您赶快到马甸子去吧,省得日本人的阴谋得逞。”

庚爷爷王忆庚老人哈哈笑着说:“何以得逞,他们就是抓了我去也没有用,你侄子全中会听日本人的要挟吗?”

王保义说:“那是,那是,王团长是不会听日本人的要挟的,但是您那就危险啦。”

庚爷爷王忆庚老人说:“不危险,明天尧舜就要回来接我了,我立即就到根据地去了。”

王保义说:“那今天我可得留点神了。”

庚爷爷王忆庚说老人:“留点神是应该的,但也不要怕日本人来,这里离十二里镇又远,山深林密,日本人是很难找到的。”

王保义说:“日本人狡猾呢,我看您今天还是躲到地道里为好。”原来凤凰村里建有地道,是从村里通到山腰上的,用来防强盗烧村逃生的。

庚爷爷王忆庚老人听了哈哈大笑说:“用不着这么害怕,就是日本人来了,我这把老骨头还能对付几个,谁死谁活还不知道呢。”

王保义说:“日本人手中可是有枪。”

庚爷爷王忆庚老人说:“有枪也不敢开,他们是要抓我去要挟武功团,开枪就没有意义了。”

王保义说:“您还是防范着好,日本人丧心病狂。”

这时王保主从王家村回来了。王保主是到王家村去探信的,探日本人今天来没来过王家村。自从王尊尧和王尊舜回来接走真嫂子以后,他就特别留意起鬼子的动向来。真嫂子就是庚爷爷王忆庚的妻子,他称她为真嫂子,他儿子则称她为真奶奶。

那天真嫂子走后他就对王保义说:“保义啊,日本人的计策恶毒啊,抓不到王团长,就来抓王团长的父亲,我们可不能让鬼子的恶毒得逞啊。”

王保义说:“是啊,我们这几天要时刻警惕鬼子的行动,时刻保护老东家的安全。”

王保主说:“是啊,老东家到南桥镇去了,路上会不会有急险?”

王保义说:“不管有没有危险,我们都要作有危险的准备,我已叫了和云和和雨两小子悄悄跟去了,确保老东家的安全。”

王保主说:“保义啊,你想得太对了,做得太对了,这两天我们时刻都要有人跟随在老东家的身边,挨过老东家到马甸子去就好了。”第于是两个人商量了如何保护老东家。王保主还到王家村去告诉了所有人不要对任何人说出老东家的住处,王保义则知会凤凰村的人要随时准备好刀剑棍棒迎敌,并派人到沿路各要塞去监察有没有生人进凤凰山来。

还好,这两天没有生人到凤凰山来。只是庚爷爷王忆庚老人从南桥镇回来了,有曹小桢护送着,后面悄悄地跟着王和云和王和雨两兄弟。庚爷爷王忆庚老人到南桥镇看了姑妈以后,姑妈很高兴,不觉病就好了许多,庚爷爷王忆庚老人就回来了。王保义和王保主早在山口接着老东家,立即就要送他到根据地去。

但是庚爷爷王忆庚老人说:“还是等王尊尧王尊舜来吧,晚上他们就要到了,你们要守凤凰山,还要为我照看这些蜂啊花啊果啊,别人照看我还不放心。”

王保义和王保主听老东家这么说也就不再坚持了,到晚上也就几个小时了,王尊尧王尊舜路熟又有枪,有他们来接老东家就更安全了。

当时,王保义和王保主就吩咐家人摆酒烧肉为老东家送行。

至天黑,酒菜就都弄好了,摆在村里的大天井里。全村人都要来陪老东家喝酒,只有大天井里宽敞。大天井出门来就是村外,有一块大草坪是供习武用的。这晚是十五,月朗星明,天井里分外明连灯都用不着点。大草坪中就更明亮了,地上的山花瓣儿都看得见。王保义他们就在村里的大天井里陪老东家喝酒,王和云和王和雨就到村外的大草坪里做警卫,防止有敌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