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百二十章:童贯自威(2 / 2)

其中一个公公,袁元认识,正是赵佶身边的谢进。谢进的手中捧着圣旨,信步走进了大厅,当即喊道:“圣旨到!袁元接旨!”

袁元当即跪在了地上,高声叫道:“臣平凉军节度使,袁元接旨!”

谢进打开圣旨,当即宣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新任平凉军节度使袁元,自上任以來殚心竭虑,专心治理边境事宜,朕心甚慰。此次席苇平一战,更是打出了我大宋的军威,使得蛮夷不敢小觑,朕为彰显此功,特封赏如下。席苇平,修建城池以后,改名靖夏城,以纪念此功。袁元升任秦凤路经略安抚制置使、兵马都总管,种师道升任为侍卫亲军马军副都指挥使,回京听用,梁山军等一百零八人各升官一阶,韩世忠、张俊、马铁心为德顺、镇戎、怀德三军的厢都指挥使,钦此谢恩!”

袁元听后,便高声叫道:“谢主隆恩!”

宣旨仪式完了以后,谢进便将袁元给扶了起來,急忙说道:“袁大人,快起來吧!”

袁元笑了笑,站了起來,拱手说道:“谢公公,西北偏僻,这里又是穷乡僻壤的,但是又不能不招待,不如就请谢公公品尝一下西北的风味美食吧?”

谢进呵呵笑道:“不急,不急,到了大人的地盘上,还不是如同到了家一样?对了,怎么不见殿下?”

“哦,殿下出去游玩了,我这就派人去叫他回來。”袁元道。

谢进看了看左右,便低声说道:“不急,袁大人,陛下还有一道口谕,让我转告于你!”

袁元当即朗声说道:“你们都退下吧!”

屏退左右后,谢进这才敢说,对袁元道:“袁大人,陛下已经封赵桓为太子,并且让老奴务必转告给袁大人几句话。”

袁元道:“现在已经沒有外人了,谢公公请讲!”

谢进道:“陛下口谕,皇子赵构玩虐,不想在爱卿的手底下**的如此英勇,朕心甚慰,还望爱卿再接再厉,务必将皇子赵构**成为独当一面的大将。为彰显吾子之功,特封为康王,继续留在袁大人身边,希望袁大人好生教导,也不枉朕对袁大人和赵构的一片苦心了。”

袁元道:“请公公回答陛下,袁元定当竭尽全力,教导好王爷。只是,如此重大的事情,为什么不写在圣旨中,却用口谕传达,岂不是显得有点不太正式了吗?”

谢进道:“这是陛下的一番苦心,皇上不希望康王爷有骄狂知心,不瞒袁大人,皇上除了册立太子之外,其他皇子全部封为郡王,只有九殿下被封为亲王,这件事已经写入了圣旨中,而且在太子册立的大典上已经宣布,全天下的人都很快就会知道的。只是,皇上不希望这么早让康王爷知道,怕他骄狂起來,只希望袁大人多多鞭策,加以隐瞒。”

袁元听后,便道:“原來如此,公公尽管转达皇上,请皇上放心,王爷在平凉一切都好,身边都是忠勇之人,不出三年,必然能够成为独当一面的真正王爷。”

谢进呵呵笑道:“袁大人的能力,皇上是知道的,要不然也不会派老奴來亲自转告袁大人了。”

“对了,不知道平凉军节度使是何人出任?”袁元急忙问道。

谢进道:“圣旨中沒有写,自然还是由袁大人亲任了。只要是秦凤路的事情,都归袁大人管理,皇上还写了一道手谕,还请袁大人过目!”

说着,谢进便从怀中掏出了手谕,递给了袁元。

袁元见这又是圣旨、口谕,又是手谕的,觉得赵佶似乎太过啰嗦了,为什么不能写在一起,还搞得那么麻烦。但是转念一想,他在赵佶身边那么久,从未见过赵佶如此对过一个大臣,就连蔡京、童贯他们都不曾有这样的待遇,想起來心里也是很美滋滋的。

袁元打开了赵佶写的手谕,仔细地看了一遍,便笑了起來,心中暗暗地想道:“原來皇上早就看童贯不爽了,要不然也不会给我特权,让我可以独自调遣所管辖境内的兵马,不必上奏,更不用禀报给童贯。只要我再努力努力,加上皇上对我的信任,不出两年,我就能赶跑童贯,自己当西军之主!哈哈哈!”

袁元想到这里,便将手谕合上,放在了怀中,笑着对谢进说道:“公公一路辛苦,先请暂且休息,等到入夜后,我再派人去叫公公入席。”

谢进道:“那就叨扰大人了。”

袁元道:“公公说的哪里话,咱们都是好朋友,一家人,你到了这里,我又怎么能不好好款待你一番呢?”

谢进呵呵笑道:“以后老奴就要仰仗大人了!”

两人欢笑着离开了大厅,袁元自拿着圣旨去军营找众将,将皇上的封赏告知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