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三十一章 米疯子(2 / 2)

“何宰职,你觉得王黼为人怎么样啊?”蔡京问道。

何宰职呵呵地笑了笑,说道:“王黼长得面如敷粉,长身玉立,金发金睛(可能有胡人的血统),又是进士及第,才学过人,是个年轻有为的人啊。”

蔡京听完之后,便呵呵地笑了,当即拿出了一个奏折,交到了何宰职的手里,对他轻声地说道:“何宰职,你请看看。”

那个何宰职接过奏折打开一看,原本喜悦的脸上,立刻显现出来了诸多不悦,俄而转成了生气。他一拍桌子,将奏折给仍到了一边,指着奏折大骂道:“王黼这个小人,他安敢如此?”

蔡京呵呵笑道:“何宰职,你别生气嘛,这回你觉得王黼是个怎么样的人?”

“卑鄙的小人,想我当初……”何宰职侃侃而谈地说道。

袁元走到那个奏折的边上,伸手将奏折拾起,然后粗略地看了一眼,见上面都是数落何宰职的罪状的,他当即交还给了蔡京,自己在身边站着,静静地聆听着那个何宰职说的故事。

原来,王黼这个人是一个典型的小人。

王黼有位姓何的同事,其父在朝中担任宰执一职,就是袁元眼前的这位何宰职。在何宰职的举荐下,王黼的官职从“副局级”,直接升到“高官”。后来王黼傍上了蔡京,知道蔡京跟这位何宰执不是特别对付,就列出了二十条大罪,上奏弹劾自己昔日的恩公。

蔡京鄙视王黼的为人,便把王黼的奏折拿了出来。

王黼这个人,袁元是有印象的,这个家伙以后会代替蔡京为宰相,而且还是个十足的小人,勾结梁师成,也是有名的六贼之一。

只是,这会儿袁元却没有见过这位王黼,可能还是个小官吧。

等到上朝的时候,袁元便跟着蔡京走进了大殿。

刚进入大殿,蔡京便站在了文官的第一个位置。

袁元也就跟了过去,刚往蔡京身边一站,便听到了一个声音:“喂,你站错地方了,你的官位在后面。”

袁元听到之后,这才反应过来,急忙小声问蔡京:“相爷,我应该站在哪里?”

“倒数第二个位置!”蔡京回答道。

袁元听到之后,便径直走到了后面,站在了倒数第二个位置。

袁元刚站定脚跟,便听到有太监说道:“皇上驾到!”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袁元和其他朝臣一起高声叫着,还弯着腰拜着。

此时,赵佶从一边走了上来,坐在了龙椅上,朗声说道:“众位爱卿,平身!”

“谢皇上!”

赵佶环视一圈,当即朗声叫道:“米芾来了吗?”

袁元听到米芾这个名字,不禁想到:“北宋书法四大家,苏、黄、米、蔡。苏是苏轼,黄是黄庭坚,米就是这位米芾,蔡实际上是大奸臣蔡京,只是因为他的名声太臭,所以后人不提蔡京,而说是蔡襄。这皇上请米芾来干什么?难道是让他写字?早朝不是应该听奏折吗?”

“启禀皇上,米芾就在殿外候着。”一个公公答道。

“快让他进来。”赵佶道。

“米芾这个人,文人性情到了极致甚至有点疯疯癫癫,人称‘米癫’、‘米疯子’。他看见一块怪石,非常喜欢,就会与怪石结拜,认石为兄。我今天倒要看看,这个米疯子到底有多疯。”袁元心中不禁地想道,眼睛却盯着大殿外。

只见从殿外摇摇晃晃地走进来了一个人,露着胸膛,手里拿着一个手札,进了大殿,走到最前面便坐在了地上,大声地说道:“小佶,我来了,今天让我给你写什么?”

袁元看完之后,不禁一惊:“米芾这家伙还真够疯的,居然敢直呼皇上小佶?难道他就不怕掉脑袋吗?”

“你来了正好,来,把手札放在朕的椅子上来。”赵佶的脸上显得很是高兴,急忙站起了身子,向前走了两步,对米芾说道。

米芾也当仁不让,站了起来,径直走上了龙台,将手中的手札放在了赵佶的龙椅上,然后大模大样地,一屁股坐在了上面。

“小佶,去给我拿个唾壶(痰盂)来。”米芾大声地说道。

袁元见米芾如此的大胆,不禁为米芾捏了一把汗,朝臣中更是开始小声嘀咕了起来。

此时,从百官当中,走出来了一个人,指着米芾大声地说道:“大胆狂徒,你还不快点下来,竟然敢这样跟皇上说话,太没大没小了。陛下,米芾目无国法,应当处斩!”

赵佶摇了摇头,却说道:“对这种俊逸之士,不要用礼法来约束。这是朕让他上来的,不碍事,不碍事。谢进,快去那个唾壶来。”

赵佶身边的谢进公公便急忙拿来了唾壶放在了米芾的面前,米芾当即吐出了一口唾沫,朝着唾壶便吐了过去。

米芾吐完之后,当即下了龙椅,一下子揽住了赵佶的肩膀,一脸笑意地说道:“小佶,笔墨都准备好了吗?”

赵佶呵呵一笑,当即说道:“快,笔墨伺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