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1章以心换心(2 / 2)


十二字真言,透着诡异,带着蔑视,包含鬼神,亦有挑衅之意。

杨关相信小鬼子会被气得不轻,也会传扬出去,以此来影响小鬼子的士气。

小鬼子猜到是自己所为很正常,只不过这口气小鬼子咽不下,也无法容忍,那可是两个大队的兵力,以及无数物资弹药。

邀战,杨关向小鬼子亮剑邀战,刺激鬼子高层的神经,促使小鬼子仓皇而来,有利于隘道防守。

因为五千多人的消耗太大,即使截获小鬼子两个大队的物资,粮食仅供五天食用,弹药勉强可以支撑一场决战,所有他等不起。

蒋某人的包袱无比沉重,在没有任何补给的情况下杨关自认为扛不起。

经此一事,小鬼子也不会再上当,补给问题唯有以战养战来维持,这是五千多人唯一的出路。

杨关率领部队顺利回归,赢得数千人的欢呼迎接,热情洋溢,军容彻底改观。

抗战之心齐整,这一点很重要,杨关即刻下令构筑阵地,预备迎接小鬼子的报复。

李涛听完战阵布置的命令,蹙眉不展,内心直打鼓,开口问道:“教官,一线阵地用鬼子尸体做幌子,这不妥吧?”

开国际玩笑,一线阵地都是山包,一旦被小鬼子占领,后面的山包就危险了。

这是什么阵法,有点迷魂阵的意味,但小鬼子可不是傻子,一定会被发现。

死尸不会开枪,摆个样子仅能糊弄片刻,这一招根本不管用。

杨关不以为然,大声喊道:“一线阵地每隔十米挖掘一个散弹坑,越深越好,以小鬼子的尸体做顶盖。”

“鬼子的尸体只是诱饵,诱饵与中正式步枪绑在一起,再用细绳拴在扳机上,必要时拉扯细绳开枪。”

“散弹坑藏人,多备手雷预防小鬼子冲锋阵地,其余人隐藏在后,只待散弹坑用手雷招呼小鬼子,再集体回归一线阵地阻击小鬼子。”

众人听明白了,这是用鬼子尸体承受炮火轰炸,必定会炸出一片血肉残肢,小鬼子不上当都不行。

何况鬼子尸体与步枪绑在一起,偶尔拉扯细绳开枪反击,延绵成片,这也是一股巨大的误导现象。

加上散弹坑中有人,偶尔端起轻机枪扫射,小鬼子岂能不上当?

散弹坑稀少,再以鬼子尸体覆盖,即隐蔽又可以避免炮火轰炸,无比实用。

而且杨关命令士兵拆卸军车,利用钢板铁皮覆盖,掩藏保护士兵,监视小鬼子的冲锋步伐。

鬼子兵冲上半山坡,鬼子的炮火为免炸死自己人必定会停止炮击。

散弹坑中的士兵在这个时候出击,用手雷轮炸小鬼子,一定可以迟滞小鬼子的冲锋步伐。

鬼子炮火停止,后方掩藏的部队迅速冲锋,在散弹坑的阻击下进驻一线阵地。

如此一来,生力军上场,小鬼子再多也顶不住,唯有阴狠在山坡上,逃跑的机会都没有。

杨关这种战术唯求减免部队伤亡,尽最大可能保存部队的实力,更有利地杀鬼子。

一番解释,国党军的士兵们眸子放光,心神敞亮,双目反而泪花闪闪,跟着这种为士兵性命着想的教官抗战虽死犹荣!

以心换心,以谋略抗战,令全体士兵肃然起敬,继而干劲十足,全力备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