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三百零三章 联系(2 / 2)


在历史上二次革命的时候,李烈钧在江西湖口揭起反袁旗帜,“二次革命”爆。安徽、湖南、广东等省相继宣布独立。福州各界派代表向都督府请愿,要求宣布独立。

在刚开始革命的时候孙道仁就和辛亥革命时一样存心观望,迟疑不决。后来福建第十四师师长许崇智联络刘通、黄光弼等革命党人,胁迫孙道仁举兵反袁。孙道仁迫不得已,才于7月19日和许崇智联名通电,宣布福建独立,并推举许崇智为福建讨袁军总司令。

不过许崇智虽促使孙道仁宣布独立,但孙道仁对许崇智要求出兵北伐之事只是口头敷衍,行动上不予支持,福州商会也不代为筹款。因军饷无着,故福建虽宣布独立,而讨袁军却从未出省。

这也看的出来,孙道仁和朱瑞一样,也属于墙头草一流,而且因为有些类似傀儡的关系,对国民党也并没有太多的好感。

而且虽然和黎元洪类似,但是孙道仁地位和黎元洪相比就差不少了。

毕竟湖北是义之地,全国举目,也正是因为这个义,让黎元洪十分简单的就当上了副总统。而孙道仁虽然也是一省都督,却因为没这个义的名号,基本没得到什么重视。

――――――――――――――――――――――――

“这就行了…”听到汤荔的话,严绍点了点头。“如此一来,至少短时间内是不需要担心福建的革命党…”

当然,让孙道仁这么做也不是没有代价的,因为严绍也给了他一个承诺。

那就是如果严绍真的能成功的收拾掉江西的革命党,那将来就要帮他一把,把福建的国民党也赶出去,让他真正的当一个实权都督。

如果失败的话,那就算了…

毕竟要是严绍失败了,他能留在国内的几率将会很小,到那个时候自然也就没法在要求些什么。

这里面孙道仁其实就是在赌一件事,那就是严绍能在收拾掉江西的国民党同时。又能够在北面顶住袁世凯的压力。

至于严绍能打赢袁世凯?这个孙道仁还真没想过。

虽说孙道仁也是留过洋的人物,但是眼界毕竟还是属于旧式人物的。在他看来。只要看一看地图上国社党和北洋的势力范围,就能看出来许多东西了。

不过就算这样,孙道仁依然愿意帮助严绍。

别看南方那些都督们,许多都支持袁世凯,但他们心里其实更希望能维持现阶段这种自治的生活,让他们可以在自己的地盘上继续当自己的土皇帝。

这种情况下,北洋的强势地位对他们来说其实也是一个威胁。

他们当然不希望严绍和国民党打起来,但是他们同样不希望国民党和国社党都消失了。只留下北洋一家独大的地位。那样的话,他们这些逍遥都督的生活可就到头了。

这其实也是朱瑞和程德全那些人愿意做墙头草的另一个理由。

事实上除了蔡锷这样的正统军人外,恐怕也没有几个都督会听从袁世凯这么大总统的命令。(在蔡锷的眼里,袁世凯就是个伟人,是唯一能正确领导中国的人,所以才会在二次革命的时候听从命令讨伐四川。)

孙道仁愿意帮助严绍,而非像朱瑞他们做墙头草。也是因为他和国民党的关系实在不怎么样。

自然,严绍也答应了他的要求,不过恐怕孙道仁怎么也想不到,严绍的确是想要驱逐国民党没错,但是实权都督什么的,如果真的进入训政阶段。那么全国的都督都要撤销,取而代之的则是省长这个没有军权的职务。

当然,投桃报李,让孙道仁继续留在位置上做个省长还是没问题的。

不过,这先要给等严绍击败北洋。至于别的,现在说的话还太早了些…

――――――――――――――――――――

除了福建的孙道仁外。严绍也已经与江苏、浙江和湖北等省进行了一番接触。和可怜的孙道仁比,这几个省的都督就显得威风多了。

而在进行了一番接触后,他们也已经同意,即便袁世凯出兵,他们也只是做一个旁观者。

毕竟要是严绍和国民党同时倒了,他们也没什么好处。

不过无论是严绍还是他们都很清楚,这个口头协议究竟有多脆弱。

如果严绍真的能挡得住北洋的进攻,那这个协议就会得到遵守,可如果严绍一败涂地的话,那他们绝对不介意扑上来分一杯羹。

安徽的富庶,他们可是垂涎已久了…

“另外湖口那边怎么样了?进展顺利吗?”

听完汤荔的回答后,严绍又看了眼付修明。

“很顺利…”听到严绍问自己,付修明上前两步。“刚刚从风雨号上传回来的消息,登6部队已经攻占了湖口炮台的几个外围工事,湖口的守军似乎也被我们的突然袭击给打懵了,再加上装备等方面的差距,并没有能阻止起有效的防御,相信在明天天明前一定可以拿下湖口…”

“好,告诉萧永言,让他在拿下湖口后,立刻拿下九江,然后直奔南昌,务必要在广东的援军增援前,抢先击溃赣军主力,而且…”严绍想了想。“孙道仁那家伙的承诺也未必就真的有用,就算那家伙愿意替我们拖着许崇智他们,但兵权在许崇智手里面,如果那家伙执意要动手的话,恐怕孙道仁也未必拦得住…”

“明白…”

――――――――――――――――――――

就在萧永言在炮舰上接到严绍的电文时,江面上,余维谦第二旅的船队也遭遇到了古成舟派出去封锁江面的那三艘炮舰。

当余维谦站在江轮上,看到江面上那三艘炮舰的时候,几乎就连心脏都停止下来。

虽说这时距离湖口炮台遇袭已经过去三个多小时,但是湖口炮台的守军一直都没有弄明白情况。只是知道炮台遭受到了猛烈的炮击,但是究竟来了多少敌舰,这些他们都不是很清楚。

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余维谦才会乘船赶来增援。不止是因为对敌方形势的不了解,也是因为湖口炮台的重要性。

但是在见到这一幕后,他却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地步。

往前冲?他的这个船队里可没什么军舰护航,可要是后撤的话,暂且不提现在调正船头是否还来得及。湖口炮台那边该怎么办?那里的情势可是十分的危机,如果再不赶过去的话,很难说炮台的守军还能坚持多少时间…

虽然余维谦自己心里的斗争很激烈,但是江面上的三艘炮舰似乎并没有给余维谦多少思考的时间。

江面上突然冒出来这么大的船队,除非那三艘炮舰上的人眼睛都瞎了,不然根本不可能看不到。何况他们的任务还是封锁江面,阻止任何赣军的援军赶到湖口去?

所以还没等余维谦想出一个办法来,那三艘炮舰已经调准炮口,对着江面上的船队开火。

事情到了如此,余维谦也没法在磨蹭下去,果断下令撤退。

他们都是些渔船或是江轮,根本没法和对手交战。如果在这么继续往前冲的话,他手下的4ooo人马恐怕都要沉到江底喂鱼虾。

不得不说余维谦的命令下的很果断,然而在后面那三艘炮舰却是一直都在追赶着…

不过一会的功夫,已经有多艘船只被炮弹击沉…

至于湖口的守军?这时也已经算是彻底没有希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