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909章 李明恒(六)(2 / 2)

“嗯。”卢玉萦点头,好一会儿才再次开口道,“比京城的工厂还要大啊。”

“是啊,这是你二姨母第一个作坊,所以当初就特意重新翻盖,扩大了土地。”李紫玫轻声的说着,

李子合走过来,微微拱手,说:

“姐,让文章跟你们去厂房那边等着吧,我们过去。”

女子不上坟,这是规矩。

李紫玫往坟地那边看了看,喃喃地说:

“记得跟咱爹娘说下,我也过来了。”

“好。”李子合点头。

李军山的坟,早在李紫玫回辽东之后就迁过来了。跟李朝阳是同族兄弟,放在一起也算有个伴儿。

这些年,每年李明恒过来上坟,他们也都会过来。中元节李明恒回不来,他们就帮着收拾收拾,上上坟、烧烧纸。

卢玉萦跟梁薇,一边一个挽着李紫玫的胳膊走。梁苼没让去,嘟着嘴走在最前面。

来到工厂,门口的老伯早就认识他们,忙不迭的把人往里面请,小婵得信也过来了。

看着李紫玫,不禁惊讶的说:

“今儿过来咋没提前说,我家那口子出货去了,还没回来。”

“不用那么多人,他忙就让他忙吧。一会儿明恒他们就下来了。”李紫玫说完,拉着卢玉萦又道,“这是我大姑子桂芳家的大姑娘。”

“萦姐儿?”小婵试探性的问。见李紫玫点头,忙从胳膊上撸下桌子,戴在她的手上,说,“来,是姨母给的。”

这个是见面礼。

第一次见到长辈见到晚辈,要么给礼物,要么给红封。

京城都知道这边有个小婵姨母,是李姥姥的义女,也是二姨母的姐姐。

卢玉萦侧身行礼,恭顺的说:

“多谢姨母。”

声音袅袅,态度谦和。

小婵见了高兴,拍拍她的手背,说:

“别客气,我跟你娘见过。文修他娘,中午在这边吃吧,他们下来也就到饭点儿了。”

“行啊,正好看看你们这边的伙食。”李紫玫轻笑着说。

小婵热络的挽着她的胳膊,故意压低声音,道:

“将军夫人可是代替将军过来体察民情?”

李紫玫自从回到辽东,跟小婵接触时间最久,二人俨然就是闺蜜。

轻笑着戳她额头一记,说:

“哪敢啊,咱们的大厂长能留我们吃顿饭,可不容易啊。”

卢玉萦闻言愣住了。怎么都想没到眼前这个姨母,居然是这个工厂的一把手。

梁薇见她诧异的样子,抿唇轻笑着道:

“听我娘说,这作坊刚做的时候,小婵姨母就在这边了。她原来是李朝阳舅姥姥身边的丫头。”

最后一句话,说的声音很低,只有他们两个人知道。

卢玉萦听了挑眉,随后仔细打量着小婵,心里更多了一份尊敬。

来到工厂的食堂,宽敞、干净、整洁。

梁薇拽了拽卢玉萦,笑眯眯的问:

“去过京城工厂的食堂吗?怎么样?”

“比这边小,不过摆放这些都差不多。”卢玉萦喃喃的回答。

京郊工厂她总去,反正睿达舅舅在那边,没事儿过去瞅一眼,顺道就去小舅舅家了。

小婵交代了管事几句,然后便带他们进到一个独立的小屋。

屋内跟酒楼雅间差不多,小婵拉着嘟嘴的梁苼,不知道从哪儿拿出来一块糖,递给他,说:

“别嘟嘴了,姨母给你糖吃。”

梁苼自诩大孩子,哀怨的看了眼小婵,说:

“姨母,我都长大了,不用吃糖了。”

“那也吃点儿,姨母给的。”小婵说着,给他塞进嘴里,看着李紫玫,说,“最近咋样?孩子们还算懂事儿吧。”

“懂什么啊,就文修跟薇儿听话,他跟文彦天天嚷着去军营,烦死我了。”李紫玫叹口气道。

小婵轻笑,不在意的摆摆手,说:

“儿孙自有儿孙福,你拦着也拦不住。我们家老大,当初我不也拦着,现在还不是去了表少爷那边。孩子有主意是好事儿,算了。”

“这事儿算不了,可不能依着他们。”李紫玫难得固执。

反正就在孩子当兵这块,她说什么都不能依。

饭菜摆上的时候,上坟的几个人都回来了。李明恒看着小婵,微微拱手,唤了声“姐姐”。

小婵瞅着长大成人的李明恒,重重叹口气,说:

“一年不见,瞅着比去年精神多了。今年该下场了吧。”

“是。”李明恒挨着梁汉松坐下,抽空看了眼卢玉萦,二人默契的上扬嘴角。

这样的小动作,大家都没看到,小婵端茶被喝了一口,又说:

“明恒,你也该议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