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3节(2 / 2)


  所谓的那些小革命者,小将们,那就是一群无法无天的混蛋。苏向晚心说,欺负我妹妹怎么成,我早晚要收拾的你们叫妈妈。

  “那主任你千万把这当个事儿,问到了就直接给我寄个挂号信,成吗?”苏向晚怕王主任不答应,还给他硬是放了两块钱,用来寄挂号信。

  这不,苏向晚拿着自己的户口单,把几个孩子一带,就回家了。

  而宋青山呢,到单位之后,照例要去开会。

  刘向前正赶着给新来的工人们挖窑洞呢,进来就跟宋青山汇报说:“那个宋老三特别不听话,吃的多,干的少,还动不动就说自己是花了钱进来的,不想挖土砸石头,咋办?”

  宋青山说:“赶去让他挖导流洞去,要他敢出来,你们就给他上铐子,打到他愿意干活为止。”

  懒怂,就不信剥不了他的皮。。。。。

  刘向前要走呢,宋青山突然又把他给喊住了:“向前,你说一个女同志,她原来对你不好,现在突然对你挺好,你笑她都不讨厌了,那能是为啥?”

  刘向前摸了摸耳朵:“对我有意思?”

  “不可能。”宋青山断然说。

  刘向前说:“肯定是有意思啊,要不然,她凭啥对我好,不过宋团,你是有家属的啊,该不会,县城里那个供销社的售货员看上你了吧?”

  “去去去,怎么可能。”宋青山挥着手呢,却又说:“这事儿可不能告诉任何人,啊。”

  妻子有点不对劲,但宋青山肯定不会知道她是穿越了嘛,他是越看妻子吧,越不对劲。

  首先,他回来那天,清清楚楚的见她在开拖拉机,这是一个疑点,再其次,她的性格虽然没怎么变过,但是对他的态度,那是三百六十度的大转弯啊。

  当然了,今晚回家之后,他就准备再观察观察,看她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家里,随着天渐渐黑了,俩傻小的忐忑,正在不停的增长呢。

  这不,狗蛋鼓起勇气来,就说:“妈妈,我不想要宋青山了,今晚咱把门关的严严的,不要他了,好不好?如果你不敢,我让赵干部来,把他打走。”

  这是因为早上屁股上挨了巴掌,心里还生着气呢。

  苏向晚立刻就把他的嘴捂上了,作势要打,看孩子一脸的惊恐,放开又在他汗臭兮兮的小脸颊上亲了一下:“你要把宋青山当爸爸,妈妈每天亲你一下,但要把赵干部当爸,妈妈每天都在你的屁股上,抽一巴掌。”

  狗蛋顿时嘴巴就笑的咧开了:“我心里把赵干部当爸,嘴上喊宋青山叫爸,这总该成了吧?”

  这直愣愣的傻小子,苏向晚简直就拿他没办法。

  圆圆的脸蛋大大的眼睛,一口没换过的小牙白的跟小糯米似的,长的太可爱了,她忍不住又亲了他一下。

  驴蛋突然嘴巴一噘,就转过身了。

  好吧,这是嫉妒了。

  虽然是兄弟,但这俩货将来也是生死仇敌,嫉妒是埋在他们的骨子里的。

  苏向晚只得把别别扭扭的驴蛋也拉过来,狠狠亲了一口,这事儿才算完。

  苏向晚今天还灌了煤油,家里终于可以点得起煤油灯了。

  小吱吱还是头一回见煤油灯,亮亮的,真好玩啊,她趴在苏向晚怀里,不住的指着呢:“咦?”

  苏向晚就回吱吱个:“嗯!”

  吱吱睁着圆圆的大眼睛,使劲儿点头呢。

  好吧,这算是,婴语交流?

  她铺开一张张的布头子,东拼西凑着,把颜色相近的给缝起来,拼布料,准许给孩子们做新衣裳呢。这就不得不夸一句,苏向晚真是眼狠手又块,抢来的布头子,全是成片成全的大布料,有一块儿,直接可以帮吱吱衲一件小衣裳呢。

  驴蛋和狗蛋今天又吃的又是豆子和苞谷面焖的猪油干饭,一肚子饱饭吃下去,真叫一个舒服啊,俩人拿着一只手电筒,在偌大的,空旷的院子里照星星玩呢。

  突然,俩孩子一前一后的,就喊了起来:“那个人,那个人的拖拉机回来啦。”

  只听远处突突突不停的拖拉机响声,肯定的嘛,宋青山回来了。

  苏向晚赶忙拉开窗户就喊:“我这儿拼着布呢,喊爸爸的才有新衣裳穿,不喊爸,再喊那个人的,就继续光屁股跑去。”

  大门一拉开,俩孩子声音一个赛一个的大:“爸,爸爸。”

  狗蛋声音可大了:“亲爸,你终于回来啦。”

  第21章 谁敢抢我的油

  “还有布吧,我这线衣不行了,今天抬了一天的水泥,肩膀全磨破了,赶紧给我补补。”宋青山进了门,迎门见面就说。

  “你不是团长嘛,不应该是拿个大喇叭站着喊号子就行了,咋还去抬水泥?”苏向晚说着,怕他脱了衣服自己又要难堪,直接就说:“站那儿,我跪炕上给你补。”

  “水库任务艰巨,工期紧,有任何任务都是团长和政委冲在最前面,什么叫个拿着大喇叭喊,那是号兵的事儿。”宋青山说。

  他身上一股水泥味儿,直呛鼻子。

  “我听说五几年引洮工程的时候,死过很多人,那要有特危险的任务,你可尽量小心点。”书里,这个工程宋青山可谓九死一生。

  毕竟他身为团长,必须是冲在最前面的。

  但苏向晚总不能说,我知道什么时候石墨泄露,要伤多少人,而你又会怎么样吧,只能是,事情到了跟前再看。

  “既然穿上军装,危险和困难就该在我们肩上。”宋青山特无所谓:“有个统计,说咱们原来的老大哥,苏国军人但凡出任务,伤亡率最高的是下层士兵,而我们共和国军人出任务,伤亡率最高的是干部,你大概不懂,这是文明的进步。”

  他说这话的时候,并不骄傲,也没有得意洋洋的神情,仿佛这种事情,就该是理所当然的。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