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9章(2 / 2)

  木匣子里面还有一张有着折痕的纸。应该是曾经被揉成了一团,又被人细细展开,一一把褶皱压平了。纸有些泛黄,边上还有一点水渍干后留下的痕迹,上面只写着一个字“静”,最后那一划有些颤抖了,可能因此写这个字的主人才会不满意,将它揉成一团丢弃了。

  这是秦束刚来到慈安宫伺候的时候得到的,那时他才十五岁,是个在厨下帮忙的小太监。有一日给前殿伺候的宫人们送饭食,看到了一个太监拿着一堆纸准备烧掉。他知道那是主子的字,因为主子们的字不要了是不能随便扔的,得让人拿着烧掉,免得有心怀不轨的拿了那字迹模仿,或是将那有瑕疵的字流传了出去。而整个慈安宫,主子只有一个,那就是他藏在心里的那个人。

  刚好那个太监有事离开了一会儿,秦束捂着砰砰直跳的心,乘机拿了一个团在一起的纸团藏在怀里。他不敢多拿,怕被看出来,怀里揣着个很轻的纸团觉得比一块金砖还要重,心情既激动又不安。送完了饭他就匆匆离开,忍着焦急的心情做完了厨下所有的杂物,这才躲起来,拿出了那个揣了许久的纸团打开。

  小心翼翼的怕撕坏了一点,等终于把那张纸展开,秦束都忍不住擦了一下额头上的汗。那时他还不认识字,托着那张纸都是倒着看的。

  虽然不知道上面那个字是什么,但只要想到这是那个人写的,就觉得比花儿还要好看千倍百倍。满怀激动的看了一遍又一遍,用冻成紫红色的手一点一点的把上面的折痕抚平,只有把那张纸放在身上才觉得安心,但是放在身上又生怕自己一个动作做的不好把纸给压皱撕坏,便不时拿出来抚平一遍。

  秦束回忆起那时候的心情,还是会觉得一股满足充溢心间。他一直以为对于太后娘娘他从来没有什么所求,但是现在他才发现其实自己要的很多。大概是她的纵容,让他心底的贪婪再也收不回去,只能越扩越大。

  匣子旁边还放了装着那幅元宵灯会图的木盒。秦束摸了摸盒盖并没有打开,事实上只是这样看着这个木盒子,那幅画中的场景就浮现在他的眼前,根本不需要打开看。那些缛彩繁灯,笙箫歌舞,都和着一个人的身影印在他脑海中。

  秦束把所有的东西都收拾好,忽然听到门被叩响,是一个小太监,端着一碗面和两碟小菜站在门口。

  “秦秉笔,这是太后娘娘吩咐送来的。”小太监说着脸上有些羡慕。他们私下里都说这位秦公公好福气,不知怎的就入了太后娘娘的眼,当作心腹培养呢,只可惜他们没有这个福分手段,只能安安心心当个小小太监。

  秦束接了过来,用一贯的态度道了声谢。食盒里一看就是出自宫内大厨手中的面,比起昨晚他吃的那碗卖相要好得多,可是秦束看着的时候却怀念起昨晚那碗没什么滋味的面来。

  端起碗,秦束才发现碗下面还压着一张纸。拿起那张纸打开,他看到了纸上日日临摹的那个熟悉的笔迹写着“尚可”两字。

  “簪子,太后娘娘不喜欢吗?”秦束一下子就明白过来太后娘娘说的是他送的簪子,顿时拿着那张小纸条觉得有些不可抑制的沮丧。

  因为昨晚灯会上惹了娘娘生气,再加上收到的一份又一份弥足珍贵的礼物,所以他思来想去还是一早就告假出柳府去选了一支簪子,想要送给娘娘。

  等了一天都没看到娘娘的身影,最后只好托了桃叶送去,结果太后娘娘果然不喜欢吗?也对……确实不够慎重,他自己也清楚。

  只是除了这些微不足道的小玩意,他能送什么给她呢,他并没有珍贵到能让娘娘觉得喜欢的东西。

  ☆、第三十九章 纯王

  第三十九章

  除了柳清棠生病时由太医院院首来诊治,其他时间每隔两月,杨素书都会来给她请平安脉。而这次,照例来给柳清棠请平安脉的时候,杨素书眼下难得有些乌青,精神不济的样子和她平日里做出的温柔公子模样大相庭径,看得柳清棠好奇不已。

  等把了脉,替她开了些清火的方子,柳清棠就迫不及待的问道:“素书近来可是遇见了什么烦心事?这精神不见好啊。”

  大概是被许多人问过了,杨素书想都没想下意识就温和的笑着回道:“只是近来找到几本孤本医书,一直贪看着忘了休息,没有什么大碍。”

  若是不熟悉的人,看到她那一脸道貌岸然的稳重认真,说不定就毫不怀疑的相信了。可柳清棠和她从小玩到大,怎么会不清楚这只是她的托词,只笑看她不语。

  杨素书也知晓好友一向的性格,当下脸上温文的笑也不端着了,坐在椅子上摸着额头直叹气。

  “说来,这事与你也有干系。”

  “哦?是吗~”柳清棠兴致勃勃,等着她解释。她可是胃口都被吊起来了,要知道她这位好友,不知什么时候起就从小时候那个爱哭文静的姑娘,变成了现在这个温文尔雅待人有礼的文弱公子,光从性格上来说那可不止强上一点两点,甚至比她这个太后还要更勉强自己。

  柳清棠都不记得自己已经多久没见好友露出脆弱的一面了,回想一下,好像她现在一直都是脸上带着让人如沐春风的笑容。如今这样难得的苦恼样子,真是少见,教她如何能不好奇。

  “这事,还得从你让我在连太妃和纯王出宫后,去替连太妃看病说起。”

  “嗯,前些天我回柳家,就是元宵那天,你还说要去给连太妃看看,怎么了?”柳清棠想起这么一遭,不禁怀疑是不是连太妃给好友脸色看了。

  “连太妃确实病的不轻,大概命不久矣了,她自己大概也是知道的。”为医者心肠大都好,至少杨素书从小被周围环境熏陶,在柳清棠看来就是个比她心善许多的人,此时说到这里不禁流露出悲悯的神情叹息道:“我查了家中珍藏的医书,还询问了太医院的其他诊治过此症状的前辈,替连太妃开了药方,那也只是暂时抑制她的病,不出三月她必死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