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47节(1 / 2)





  他们在这个年代,是极少数能出国,有大量欧美流行音乐简谱的人。

  所以, 包曼丽吩咐的,乐队带的还都是这几年新近流行的, 欧美音乐的简谱。

  那当然了, 就是想叫陈丽娜下不来台嘛。

  小样儿, 一个常年居于边疆, 在农场里摘棉花的女人, 给你一堆欧美流行乐的简朴, 就问你还唱个啥,跳个啥。

  “博钊, 你的小爱人喝醉了,这上台,不会是要耍酒疯吧?”包曼丽就说。

  贺敏惯常两边捧人, 就说:“曼丽跳舞那是一舞倾城,必然的嘛。咱们丽娜就不说了, 在矿区可是一支花呀, 至于她唱歌, 我在农场的时候常听她哼哼《小寡妇上坟》,那哼的,还是很有滋味的。”

  咦,喝的酩酊大醉的同学们一听来兴趣了,立刻鼓起掌来:“大雅之后来段大俗,今天的同学会,尽兴呀同学们。”

  这是要极力的,把陈丽娜往三俗上靠了。

  一毛厂的刘同学原本对陈丽娜印象不错,还考虑着,她要在边疆开纺织厂的话,给她联络机器和技术人员呢,毕竟人家本科毕业,一听陈丽娜居然要唱《小寡妇上坟》,闭紧嘴巴就开始摇头了。

  这个俗,一般人是真吃不来呀。

  聂工听西洋管弦乐队奏起乐来,见陈丽娜手持着话筒,半醉半醒慢慢打着拍子,再想想三蛋儿整天摇头晃脑唱的《小寡妇上坟》,摘下眼镜拿眼镜布擦了擦,心说中西合璧呀,管弦乐队奏的《小寡妇上坟》,他今天要丢脸丢大发啦。

  不过没事,只要陈小姐高兴,一会儿他要带头鼓掌。

  “不论她唱的什么,冷奇,给个面子,大力鼓掌。”聂工还不忘吩咐冷奇。

  “好!”歌声未起,大家就先鼓掌了。

  “when i was young,i'd listen to the radio。waiting for my favorite songs。when they played i'd sing along,it made me □□ile,those were such happy times……”

  她试了一下调子,老张已经竖起大拇指了,于是,她又再度唱了起来:“every shalala every wo'wo still shines……”

  《昨日重现》。

  工业大学的老牌大学生都懂英文,这歌的歌词是:当我还小的时候,聆听收音机,等待着我最喜欢的歌曲,当歌曲播放时我静静的听着,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确实是首经典老歌,唱着小时候的幸福,也唱着过往的忧伤。

  王磊正在和刘厂长倾诉着自己工作和生活中的不如意。

  陈丽娜本身不是特别专业的唱腔,这首歌又从容,带着对于回忆,往日淡淡的忧伤,她慵懒而又沙哑的声调,瞬时王磊的泪就从眼眶里迸出来了。

  醉了的,装醉的,所有人都坐正了身姿,就连包曼丽的眼眶都红了。

  大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辛酸,望着昔日风华正貌,如今渐步中年的老同学们,那叫一个感慨万千,忆往昔,峥嵘岁月惆啊。

  陈场长搬了把椅子坐在台上,翘着二郎腿,舒舒缓缓的唱着,唱了一会儿就走下了台,先走到包曼丽身边,把她揉起来狠狠的亲了一口,再走过去,又把刘厂长亲了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