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89节(1 / 2)





  事关重大,能否保住大谷庄的乌甘草田,她一外行的小小女子不敢保证。看来,下午得找谷展鹏等人商量商量,好让大家警醒警醒,提前有心理准备。

  “阿青,真的是你啊。”

  正和封伯伯聊着,茶室门口进来一人,笑吟吟的向她打招呼。

  罗青羽抬头一看,露出微笑,“新年好,婷姐,精神不错哦。”伸手不打笑脸人,对方友善,自己当然不能板着脸。

  封婷,精神面貌不错,除了身材略显丰腴,变化不大。唯一不同的是她对罗姑娘的态度,犹如春风般和暖,令某人产生一丝丝受宠若惊的感觉。

  “都快睡到十点了,当然不错。”封伯伯睨了闺女一眼,很不给面子的说。

  哈哈,这倒是事实,睡眠足气色当然好。

  三人在茶室闲聊一阵,封伯伯接到一个电话走开了,剩下封婷和罗青羽在,气氛顿时有些尴尬。

  呃,哈哈,封婷踌躇片刻,最终讪然一笑说:“青青,以前我对你有些误会,态度不大好,说的话也不大好听,你别介意哈……”

  “哦,没事,不过你跟赵司敏闹翻了?”罗青羽猜测。

  “嗨,谈不上闹翻,看清楚她的嘴脸而已。”封婷微哂,“是我糊涂,引狼入室,怨不得别人……”

  以前的事她作为局内人,不太清楚;只知道现在,赵司敏怀孕逼宫,一脸可怜兮兮的哭求她原谅,并表示孩子是林佳成的。

  见事情败露,他跪求认错,并表示和赵只有一次,还许诺一定劝服赵打掉孩子。

  可惜,林母要死要活的阻止了,声称都是她家的儿孙,凭什么打掉?万一赵怀的是个男孩呢?她好声好气的劝封婷接纳孩子,说保证不让那狐狸精进门。

  在老人眼里,她不是重男轻女,但家里没个男孙始终缺了点什么。封婷作为正室,如果连这点肚量都没有,只能离婚滚蛋,给姓赵的腾位。

  所以,封婷滚了,并让女儿改姓。

  林佳成不肯离婚,不肯让女儿改姓。他能有今天这番成就,全靠老丈人利用人脉提拔的他。

  封婷便拿他的前途威胁,他才不得不同意。

  这栋别墅是他给娘俩的补偿,离婚不久,便在父母和赵司敏的逼迫之下登了记。他在登记的那天,还跑到她家楼下痛哭流涕,说舍不得她们娘俩云云。

  这一切发生得太快,她到现在还没有完全缓过来,聊起的时候脸上是笑着的。

  罗青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只默默的,一杯杯的喝着她倒给自己的茶,暗暗揣测她是不是想撵客?茶喝太多了想上厕所。

  “那你以后打算怎么办?”茶不喝了,纯聊天吧。

  “能怎么办?孩子父母帮我养,我照旧上班。”封婷心不在焉道,同事们不知道她已经离婚,仅有两位闺蜜知晓,“我家不愁吃穿,该怎么过就怎么过。”

  报复渣男、渣女?不,她没那个心情。

  她和林佳成拍了几年拖,好不容易成就正果,他却搞出这么一桩脏事来,让她感到恶心,巴不是永生不见。

  “旭哥不知道我离婚的真正原因,你别告诉他。我那嫂子怀孕了,难受得厉害,我不想给他们添堵。”封婷叹道。

  罗青羽:“……”

  虽然催婚催生娃的人不多,但总觉得身边有些人、有些事在无形之中催她,好心塞。

  第631章

  目前为止,封婷的态度是放过他,也放过自己,不要为了别人犯的错惩罚自己。

  无可否认,这句话含有自我安慰的成分,林佳成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给个机会能上天那种。她没法跟他斗,更不能让已经退休的父亲为此伤脑筋。

  两人好聚好散,各自安好。

  对于赵司敏,她如今是林家的人,封婷要对付她并不容易。也不知道该怎么对付,她的前半生过得太单纯顺遂,逆袭反杀什么的太复杂了,她做不到。

  幸运的是,父母的积蓄不少,够她娘俩衣食无忧一辈子。若靠她一位教师的工资养父母和孩子,那才要命。

  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吧。

  如今,封婷正在努力调整心态,争取在开工之前适应单亲妈妈的身份。

  见她如此努力,罗青羽当然要表示支持。

  恨是双刃剑,纠缠别人,自己也辛苦。最好看开一些,过好未来才是正经事。

  不过,既然提到封旭和田甜,在吃午饭的时候,封伯伯提议约义子和儿媳妇今晚到家里一起吃饭,让罗青羽在青台市多留一天。

  本想约到外边酒店的,转念一想,田甜是孕妇,封婷现在是奶妈,在家吃比较安全。

  于是,就这么定了。

  罗青羽欣然答应,哈哈,过年嘛,没事,都是熟人。就算封旭、田甜不来,她也要探望一番的。封旭和田甜的年三十在封家过,昨天回了田甜的娘家。

  傍晚,他们终于回到封家,一大堆人聚在封家,热闹非凡。尤其是封伯伯,一整晚的笑得合不拢嘴。

  “我爸很久没这么高兴了,你们呀,有空多回来坐坐。”少了赵司敏在耳旁扇风点火,封婷对田甜除了愧疚,还是愧疚。

  罗青羽和她从小认识,她见过青青不少的糗事,道起歉来顺口很多。面对田甜,封婷除了不好意思,更多的是抹不开脸道歉,只好在言行里表达歉意。

  田甜无所谓,很心宽的笑了笑:

  “阿旭也这么说,所以他决定在这个小区买一套房子,和大家住得近些,日后互相有个照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