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节(2 / 2)


  “我们不搬,”罗爸答,“那房子在郊区,不方便。”

  首先是小孩要上学,孩子妈在医院上班,他要做生意,日常买点东西尤其不便,搬到郊区不划算。

  “那分了几套房啊?”性情稳重的王叔追问。

  财不可露白,他这话问得有些不分场合。可有些老人就是这样,喜欢看年轻人着急或者为难的样子。当然,能套出实话最好,供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嘛。

  老顾客了,谁不知道谁?

  习惯低调的罗爸微微一笑,“我老家地方小,补的不多,就一套。”

  王叔不信,伸手指指罗爸,和王姨对视一眼噗嗤地笑了,仿佛他们都知道他在说谎。

  罗爸也不解释,坦然地笑了笑。

  他们一家许久没回乡下老家了,罗村在三年前因铁路拆迁,今年补偿到位,很多人家已经拿到房子搬进去。

  罗家分了两套房,还有四十万现金。不算多,但能减轻夫妇俩的经济负担。

  “你们罗村是本地第一批拆迁户,补偿费肯定不会亏待你们。”王叔笑说。

  很多地方的政策皆已落实到位,本地相关部门依据办事,当然不会出什么岔子。

  “亏是不亏,但老家没了,以后子子孙孙被困在这座钢铁城市,不知是祸是福。”说到这里,罗宇生略感慨。

  罗青羽双手托着,目视前方,心里默默点头。

  唉,老爸说得对,现在是农村人往城里跑,未来十几年就轮到城里人往乡下跑,羡慕农民在乡下有套房。

  “政策如此,没办法。”王叔轻拍大腿,颇有感触。

  两个男人长吁短叹,王姨却问:“小罗,我听说小谷的户口还没移过来是吧?”

  “是,她一直没空,后来觉得不迁也没事,就拖到现在。”对罗宇生来说,人在身边就好,户口迁不迁无所谓,“怎么,您二老又听到什么新政策了?”

  如果是,索性让孩子妈请假回去一趟,顺便让女儿见一见外公,孩子三岁了还没见过老人呢。

  孩子的外公家住得远,离西环市几百公里,坐火车要十个小时左右。老人年纪大了,坐不得长途车,夫妻俩打算等孩子长大些便回去一趟。

  “算是吧,我听说青台市个别乡镇要征收,小谷的娘家不是在那边吗?你们赶紧找时间回去瞧瞧,她户口没迁,说不定又有一笔补偿。”王姨羡慕地说。

  哦?罗宇生怔了下,这倒是个好消息。

  只是,谷宁还有两位兄弟,按照乡下的习俗,出嫁女不能惦记娘家的任何东西,尤其牵涉到钱财方面。

  唉,这道题恐怕有些难哪……

  “难什么?政策规定我有,我就拿。”早上八点多,谷宁值夜班回来了,“我哥和弟能在城里买房全赖你这个姐夫帮忙,我爸有病哪次不是我出钱出力?”

  碰到麻烦事就找她商量,有好处的事就想撇开她?门儿都没有。况且她是合法受益人,用得着谁同意?连亲爹都无权剥夺她的权益。

  这不是继承,她是农村户口,村里有她的一块地。

  “话是这么说,有些老人心里不这么想的。如果他不愿意就算了,咱不缺那点钱。”罗宇生不希望媳妇与娘家因为钱闹翻。

  家里分了两套房和几十万现金,生活过得去,不必为钱跟亲人撕个你死我活,既难看又伤和气。

  “那不是钱的事……”谷宁顿了下,回头瞥一眼正在客厅茶几前安静玩积木的小闺女,不禁额角发紧。

  主要是闺女的眼睛太坑爹,夫妇俩不敢把她送幼儿园,生怕她乱说话到处得罪人。若被其他小朋友知道她的本事,要么害怕要么排挤她,反正没好事。

  别以为小孩子闹不出大事,小儿行事凭的是本能与喜好,有时往往是致命的。所以才有“人性本恶”的说法,小孩子没有是非之分,只有喜恶的本能。

  这跟争拆迁赔偿有什么关系?她很想说没关系,但神棍不是乡下才有的特色人物吗?

  在乡下拥有一栋房产,有备无患……谷宁在心里暗暗吐槽。

  她娘家的村子很大,应该不会全部征走。

  每次一想到孩子身上那种神棍特质,谷宁总有将她回炉重造的冲动,太坑爹妈了有木有。

  唉,脑壳疼。

  第5章

  孩子妈的顾虑有道理,罗宇生不再多话。

  自己老家没了,本来就有点心塞。

  他祖祖辈辈都是农民,突然地没了,心里很不踏实,仿佛被人连根拔起。他以前向往城市生活,如今被撵出农村老家,这是两码事,心情难免有落差。

  而谷宁的娘家离城市很远,离西环市更远,位置偏僻。不算很美,顶多山青水秀。村里人少,全是老人和留守儿童,日后全家偶尔回去住一阵倒也清静。

  这么一来,他得让闺女从小学点防身本领。

  ……

  丈夫去店里忙活,谷宁换好衣服,笑眯眯地向正在客厅独自玩积木的小闺女走去。

  “青青,有没想妈妈?”

  外表安静,实则竖起小耳朵偷听父母讲话的小姑娘抬眸,看着年轻版的老妈,于是伸出双臂,奶声奶气道:

  “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