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24章武学堂(2 / 2)


  “你就是想去也没用,那会儿我不在府城,在别的县争兵。”

  “争兵?要打仗?”

  “倒也不是。”卫廖回答,“不过是未雨绸缪。虽然现在看似平静、没有纷争。可北芪、南岳、朝丽、西洛、肱瀛等朝,不能不防。”

  丁琬一听这话,明白的颔首,道:

  “如果是这样,想必卫舅舅这趟争兵,并不顺利吧。”

  卫廖摆手,幽幽地道:

  “我征得兵,不是成人,而是六岁的孩子,”

  “孩子?那能干啥?”丁琬不解。

  “兵部去年开始,就着手武学堂的事儿。今年已经八大军营成功开立。招六岁适龄的孩子,从小习武,十六岁进军营入编。”

  习武十年?

  那上战场倒是能游刃有余,至少可以保住性命。

  只是,这心里还是觉得有些残忍,到底还是孩子啊!

  卫廖见她满脸忧愁,轻笑着道:

  “你放心,你家致是过了岁数,不会去的。”

  “我倒不是因为这个。”丁琬摇头,“主要是我觉得全民皆兵,那地里的粮食,谁来种呢?”

  “你想多了。这个武学堂就跟征兵一样,二抽一,四抽二。”

  “那三个呢?”

  “三抽一。”卫廖回答。

  丁琬觉得这样倒也还算合理,抿唇不再说话。

  如果没猜错,这个提议,肯定又是皖南太子提的。

  从科举改革到军营,他每做一步都很大胆,就是不知道京中反对的声音,强不强烈。

  卫廖深吸口气,靠着椅背,道:

  “其实你也不用为那些孩子觉得难受。去年虫灾,朝廷虽播了救济粮,可还是有些家里,养不起孩子。我这次过去,不少家里都把娃儿送来,就是为了那口吃的。”

  如今这个时候,地里的菜还没太成熟,粮食就更别提了。

  除了土庄子,家家户户都搁那勒紧裤腰带的生活。

  说起来,丁琬的酒坊,真是救了不是人。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一个老人家。灾荒那会儿,他的儿子、儿媳、老伴儿、闺女全都没了。就剩他跟他的孙子。救济粮下来,他们家就两口人,少发了不少。”

  “孩子又能吃,他也真的弄不起。我知道这个情况,说啥都不收他的孙子,可老人家直接给我跪下来。让我给他孙子一条活路,你说我当时能咋办?我把孩子带走,家里的粮食还能够老人家吃。我若是不带,他们祖孙俩就都够呛能活。”

  丁琬听到这儿,理解的点点头。

  “类似的情况不少,我就都收着了。武学堂就在军营,军营那边为了这些孩子,特意辟出来一些荒地。由当地的百姓帮着,带那些孩子种。这样就算日后不上战场,也没有丢下种地的活儿,也算朝廷有心了。”

  “老天,这还真是以民为本啊。”丁琬感慨。

  卫廖颔首,笑着又道:

  “我今儿过来,一是告诉你上京的日子,二是想知会你一声。武学堂那边也会教孩子认字,但不会教太多。你这边要是有《百家姓》、《千字文》就给送过去,也是你的一片心意。”

  丁琬闻言,登时明白了他的意思。

  这是给她一个做善事的机会。

  “好,多谢卫舅舅,我一定照办。等我上京路过辽东军营,就把书都送过去。”

  “那就可以了,我这趟没白来。”卫廖笑眯眯。

  “卫舅舅在这边用中饭?家里肯定都备下了。”

  “不不不,我不在你这儿吃。”卫廖拒绝,“你二舅他们在县里等我呢,我得去那边。”

  说着看了看窗户,起身又道:

  “时辰差不多了,我就先走了。过些日子,我会来你们村争兵,你可以提前告诉他们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