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06章铭记于心(2 / 2)

  “要走也得等第一批酒出来后再说。不过那会儿,我去了蛟阳县再回家,恐怕误了小姑姑出嫁。”

  丁槐坐在她的对面,不解的道:

  “婉儿姐,当初您不是说不等出酒吗?我虽然不知道为啥您非要屯粮,可粮食真的够用了。”

  丁琬闻言叹口气,摇摇头,说:

  “现在瞅着好像够,可高粱酿降价处理后,肯定需求不少。与其那会儿抓瞎,不如现在备足。”

  这明显就是借口。

  丁槐听得出来,但却没法再问。

  丁琬喝了口水,起身说:

  “咱们去北屿县吧。那边常老板不是说,今天有粮到吗,咱们再去瞅瞅。”

  丁槐一个头、两个大。

  这些日子因为丁琬收粮的缘故,整个北屿县的所有的镇子,全都开始售粮。

  当时粮价那么高,如今又跌了那么多,买一些没啥,可买的太多就……

  “走啊,愣着干啥,顺道把信让他们捎过去。”

  丁琬说完,先行出去。

  丁槐无奈的起身,跟着出去。

  套上车,两个人并排坐在外面,赶车去县里。

  自从丁文海他们走后,方氏消停搁家养胎,徐氏偶尔过来。

  张喜年每天报道,所以丁琬就不用去镇上张家。

  至于徐家的那些亲戚,想来做工的不少,但是跟丁琬都不熟悉。

  再加上丁琬谁的面子都不给,久而久之后,就都不过来了。

  微风阵阵,丁琬舒服的闭上眼睛,呢喃:

  “等蛟阳县的事情解决,你们家平反,你就叫回原来的名字吧。”

  丁槐没有迟疑的点点头,说:

  “那会儿我就能名正言顺的教您‘姐’了。”

  丁琬没有睁开眼,上扬嘴角的道:

  “是啊。有你这么个弟弟,我觉得自己赚了。如果平反之后你下场,你觉得你能有啥样的成绩?”

  丁槐细细琢磨,轻笑着说:

  “咋都得是进士吧。”

  哟呵,还挺有自信!

  丁琬睁开眼,瞅着满脸坚定的男孩儿,笑着道:

  “行,你有这个信心就一定可以。你比珏儿大,先入朝。等他成功的时候,你也能帮他一把。反正就是互帮互助吧。”

  丁槐点头,没有迟疑的说:

  “婉儿姐放心,我跟二珏虽然名义是主仆,可他带我如同兄弟。老爷上京之前特意找过我们俩,说了好多,我都铭记于心。”

  丁琬欣慰的“嗯”了一声,靠着车门,道:

  “反正日后不管怎么样,你们互相扶持。不求你们官拜一品,只求你们平平安安,家境顺遂。”

  丁槐微眯着眼睛,没有应声。

  他求得可不是这个。

  他要把所有朝堂的蛀虫、祸根,全部拔起。

  他要跟丁珏一起,给徐致远开辟一个干净的前途。

  先有丁文江,然后是他们,十年时间,怎么都可以。

  到了那个时候,徐致远十八岁,正是展现身手的绝佳机会。

  不过这话不能说,会被丁琬念叨。

  她为了他们好,不过他们想要的,可不只是平平安安罢了。

  马车进到北屿县,车速减慢。

  人太多,怕碰着谁。

  七拐八拐后,铺子里的伙计,急匆匆过来,拦住他们,道:

  “徐娘子,快回去,军营那边来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