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二五章 内惩国贼(2 / 2)


“协律郎大人了不起啊,乱军之中斩杀大宋通缉多年的方文斌,又抓了七十二名俘虏,带回七十二匹的好马,了不起啊!了不起!”

“若非童枢密派徐宁带兵相救,恐怕小子早已经死在乱军之中!”鲍太平感谢完毕,又道:“小子不敢贪功,童枢密虎威所在,贼人敢不望风归降?”

听鲍太平那语气,好像鲍太平没怎么出力,只提了童贯的名号,方文斌便一声惨呼,吓死在马下,而抓回来的七十二名俘虏,内心足够强大,听了童贯的名号,没有被吓死,而是选择乖乖投降了。

童贯非常享受这样的马屁,便又询问一番鲍太平厮杀的经过,鲍太平便毫无保留,将战场上厮杀过程简单描述一下,听得童贯一愣一愣。

良久,童贯才问道:“不知抓回来这七十二名俘虏,当如何处置,本官想听听你的意见!”

鲍太平心中已经有足够的意见,却一脚好球踢回去,反问道:“大人以为如何处置?”

“带回大宋,充军劳营啊!”童贯斩钉截铁道。

北宋的法律宽松,死刑犯都要皇帝御批,名曰勾绝,皇帝为了彰显自己的仁慈,每年在上报的死刑名单中,只象征性的勾勒几个,而皇帝更迭、新立太子等国家庆典及海晏河清等祥瑞,罪犯便要减刑,往往死囚犯又不在特赦范围内,故而导致很多死刑犯老死狱中,也未等到杀头的那一天,浪费很多国家资源,也让罪犯心存侥幸。

“下官以为,这七十二人,应该就在燕京处决,没有必要带回大宋了!”鲍太平眼神中漏出浓浓的杀气,坚定道。

“啊?”童贯大惊:“既然要杀,为何协律郎大人,要冒死将这些俘虏带回来?”

鲍太平在没有披甲的情况下,冒死抓的俘虏,又冒着得罪南院大王萧显的危险,将俘虏讨要回来,难道真的是为了让他们换个死法?

鲍太平提出几点意见:

一来,这些人叛宋在先,却受辽国庇护,必须要抓回来由大宋杀,以宣示大宋的法制。

二来,辽国向来收纳叛逃的汉人,杀这些人,向辽国宣示主权。

三来,杀人立威,警告那些叛国者和信念不坚者,逃到哪里,大宋也有能杀死他。

四来,将辽国斩杀投来南军的尸体,问萧显一并讨要来,在燕京城南修建巨冢,立碑注明:叛宋者墓,警示所有在辽的汉人,知道自己应该站在哪边。

童贯听得毛骨悚然,却觉得神清气爽,欣然同意:“好!便依照鲍协律所言,明日便将这些叛国者,红红火火的斩杀在燕京的南门外,少去路途上很多麻烦!”

红红火火是几个意思?童贯读书不多,猜想应该是大张旗鼓吧!

鲍太平猛然想起童贯在秘密做什么,连自己都被挡在门外,谨慎的问道:“不知童大人搞什么神秘,连太平也被挡在外边。”

童贯捋着胡须,颇为得意道:“辽国探我之心不死,前几日左企弓派个假金国使者诓骗我等,幸好被协律郎大人识破,今日辽国又派个汉人马植前来试探,本官依照协律郎的手段,正在内室严刑拷问呢,嘿嘿!”

说罢,童贯笑眯眯的看着鲍太平的眼睛,潜台词仿佛在说:本官聪明吧?又似乎在等鲍太平夸赞他两句。

“马植?”

鲍太平玩味这这个名字,按着太阳穴一阵头疼,平淡道:“这个……好像是,真的是来投降的。”

啊?

童贯大惊,心中却不肯相信,鲍太平供词都没听一句,怎知道来人就是真投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