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0章 一顾茅庐(2 / 2)

须臾后,朗朗读书声复又起。

顾衡背着箱笼,沿着那青石台阶一步一步往上攀登,终于在山腰处看到了那一座简陋的草堂。

院儿里有个书童,摇头晃脑地念书,左右不见主人家。

停步篱笆前,顾衡敲了敲半掩的木门:“敢问这位小哥,堂中可有一位孔明先生?”

“先生在休憩,公子且回吧。”少年顿声抬眸望去,惊艳一瞬后,同他俯首作揖。

这公子好面相啊,只是瞧着有些病恹恹的,不似是个可高寿的主儿。

在休憩?

瞥见草堂前雪地上的那些鞋印,顾衡微微挑眉。

“多谢小哥。”他朝少年作揖,而后立在篱笆门前,静静等了起来。

少年一边读书一边瞥过去,见他杵在门前,不免诧异。

还真在等着哩。

斜阳迟暮,月照山头。

少年炊烟生火做上了饭,出来后瞥见顾衡仍在等着,不免诧异:“公子,你且回吧,我家先生还在休憩。”

“好,劳烦小哥代在下转告一声,金陵顾子机求见先生。”顾衡点点头,朝他作揖,缓缓迈开有些僵硬的腿,借着明朗银辉转身往山下缓缓走去。

当他离开的一刹,草堂缓缓走出一道身影。

望着顾衡远去的一袭白衣,身影手摇羽扇,浅浅开口:“阿瑾,取琴来。”

“喏。”

青石台阶上,顾衡蓦然听得一方悠扬琴声从上传来。

琴音空谷回荡,不绝于耳。

顾衡驻足停了一会,朗声笑着大步流星离去。

今日,还是得到了诸葛孔明的回应。

他在考验他的真诚。

也罢,来日再访。

“先生,你明明醒着,何不会见这位公子?”少年端来粗茶淡饭,看着收起长琴的公子,不解地出口询问。

“阿瑾,你一直在观察那位公子的面相,你以为他如何?”公子一面动作娴熟地擦拭琴弦,一面漫不经心地问。

“那公子面若冠玉,较之先生都有过之而无不及。一身气度矜贵不凡,不似寻常书生。有王侯将相之姿,只是面上有几分病态,好似不得高寿。”少年说到此处,不免叹惋道。

“他今儿着了什么衣服?”

“一件白袍。”

“此乃何方?”

“南周汴京附近的无名山。先生问这个作甚?”少年再度不解。

公子将长琴收起,微微一笑:“王土之上有白衣,是为何字?”

“王土之上……有白衣……先生,是个‘皇’字!”少年沉吟些许,眼睛一亮。

“不错。那金陵而来的子机公子,有帝王之相,却无帝王之心啊。”公子颔首喟叹。

“先生,弟子愚昧,还望先生解答一二。”少年摸了摸头。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颠覆南周与否,只在他们心念之间。”

“先生的意思是,那位公子会是未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大权臣?”少年一怔。

不对,方才先生说了他们。

他们……是谁?

“他,还有朝廷那位,都不过是万千水中一滴。未来的一切,尽在他等年轻之辈手中。”公子缓缓一笑,伸手抚了抚少年的头,“用饭吧,饭凉了。”

而后仰眸,看向那高悬明月。

三国鼎立的格局,也许……就要生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