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三百一十八章 市值百亿的香港置地(2 / 2)


沉吟间,莉智静悄悄走到跟前,提醒道:“老板,霍先生、马先生到了!”

“让他们进来!”

“好的!”

王子凡放下笔,拿起杯子倒了两杯水放在茶几上,这次见面本应在上周,不过那是他沉迷莉智口技,以致拖到今天。

“王先生,早晨!”

“王先生早!”

“嗯,坐吧!”

王子凡示意两人坐下,吩咐莉智把最近搜集的资料拿过来,刚要抬头说话,才发现对面这两人迫不及待汇报工作。

“王先生,这是赵氏家族提出的条件!”

“我看看!”

王子凡压下想法,接过文件看了一遍,露出笑容:“他们答应出售地产公司50%的股权!”

霍键宁笑道:“第一轮谈判他们只答应转让25%的股权,态度还很坚决,第二轮谈判我们说只卖25%股份没人要,要卖就卖50%以上,没想到他们只考虑半个月就答应了!”

赚大了!

王子凡内心很激动,这家地产公司最高峰市值达到60几亿,而现在因为受赵氏家族破产传闻影响,已经跌破20亿,他只要拿出几个亿就能拿下,而且很容易私有化,正好香港电灯等待分拆上市,将它与万达集团合并在一起重组,那结果又是一本万利。

马世明道:“作为交换条件,我们接受赵氏家族船运公司抵押要求,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王子凡记得后世赵氏家族还是庞然大物,这就说明就算他不帮忙,也有其他人跑进来乘火打劫,所以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笑道:“这个没关系,反正我对船运没兴趣,你们也不用给他们挖坑,该怎么办就怎么办,一切按照程序来!”

“明白!”马世明、霍键宁都点头,心想难得老板光明正大、诚实守信一次,他们不能拖后腿。

王子凡将早已摆好的文件推过去,笑道:“我要收购置地集团已经不是秘密,相信你们有所了解,这些是最新情报,先看完,我想咨询你们意见!”

要动手了吗?

霍键宁、马世明对视一眼,各自都看到对方眼里的担忧,现在的确是置地最虚弱的时候,但对他们来说,可不是好时候,而且怡和系也不是好欺负的,华人大亨包于刚就在他们手上吃过大亏。

众所周知,船王包于刚在九龙仓争夺战中最终胜出,但由于怡和方的精密策划,包于刚最终却亏损6.1亿港元,赢了面子输了金钱,败就败在邀约收购上面。

在香港股市,要约收购是争夺上市公司控制权的重要手段,但是,要约收购中蕴藏了许多机会和陷阱,有时候凭借财大气粗取得了控制权,赢了面子却输了金钱,最经典的案例是前两年香港置地公司和包玉刚争夺九龙仓的控制权之战,双方尔虞我诈,策略精密,争夺过程高.潮叠起,实在是香港收购战史上最为精彩的一役。

首先谁也没有想到船王会上岸,好好的船运公司不搞,偏偏来岸上玩,其次是香港“四行”之首的怡和公司逐渐势弱,怡和洋行业务包括进出口贸易、航运、铁路、矿山、码头仓库、保险、房地产及工业制造等。由于怡和对香港“九七问题”亦抱有悲观态度,改而努力拓展海外投资,在香港错过了不少黄金机会,与怡和相反,船王包于刚则对香港前景表现得信心十足,因而积极推行他的上岸大计。不断寻求新的投资机会及购入有发展潜质的产业及股票。

包爵士上岸后第一块猎物便是怡和系的九龙仓,期间收购阻击自不用提,结果包于刚名义上是大获全胜,真实情况却是这样。

包于刚胜了一场收购战,但账面价格即刻亏损6.1亿港元,再加上22亿港元贷款的利息,以13%年息计,一年利息支付2.86亿港元,故此该役包先生只能称为惨胜。

经此一战,置地集团将触须由海外缩回香港,参与白笔山豪华住宅区建设、美丽华酒店旧翼重建,收购香港电话及港灯集团近3成半股权,更令人瞩目的是以破纪录以四十七亿多港元巨资投得中区地王,兴建交易广场,可谓大手笔不断,结果置地债台高筑,负债达100亿的天文数字。

加上撒切尔夫人访华,香港爆发信心危机,地产市道凄云笼罩,偿债本不成问题的置地如今大成问题,银行紧逼,偿债无力,不久怡置大班纽璧坚颓然下台,西门·凯瑟克走马上任,不幸的是,凯瑟克亦无回天之力,置地不得不把所持港灯及电话公司的股份先后出售给王子凡和英国大东电报局。

此时,九龙仓、和记黄埔、会德丰、港灯集团等大型英资企业,先后落入华人财团之手,市场便盛传,华人财团下一个目标将会是置地,因为华人财团,几乎是清一色的地产建筑商,就连以娱乐业起家的王子凡也收购九龙建业和拥有众多地皮的香港电灯,众多豪门中,又有谁不垂涎置地在中区的豪楼名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