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沈见微本以为,所谓“协作”
,就是在曹直那不容置喙的拟稿的节奏里做个安静的工具人,抄抄书、捡捡例子、递个茶水什么的,主打一个“听话”
和“隐形”
。
结果第二天才刚坐定,凳子还没焐热,就被派去整理后例附稿。
“你看赦令例稿,从近三年往前推,找赦罪用例四条,表明出处、目的、格式。
字数控制在四百字一条。”
曹直的声音毫无波澜,仿佛再说“去倒杯茶”
。
【四条?四百字?字字都要命!
】
这句话听起来轻飘飘地没什么杀伤力,落到沈见微手里却变成了厚厚一沓史书、公文、历年诏录,沉得她手腕发酸,案头瞬间被淹没。
【我是不是对“协作”
这个词有什么误会,这分明是主将下令,小兵挖矿啊!
】
沈见微盯着摊在案上、字迹密密麻麻的赦罪诏令,深吸一口气,咬牙切齿地开始她的“挖矿”
工作。
曹直没有催她,只在上首伏案,一笔一划起草正文。
这种搭配乍看毫无互动,实则让她有点如履薄冰、压力山大。
【何止压力山大,简直就是泰山压顶!
他在那写字跟刻碑似的,我这边喘气都不敢大声!
】
因为她写的后附,不仅要找对例子,还得写得简明扼要、结构得当。
最要命的是,它必须和曹直起草的主文严丝合缝——不能重复、不能冲突、还得相辅相成,互为支撑。
沈见微几次对照草稿和自己的例稿,从开篇主旨到赦令目的,再到赎罪条款的具体表述、原文如何精准引用……每一个细节都得小心翼翼。
一句话不顺,一个用词不当,就有可能招来曹直那个“你是不是根本没读过书”
的眼神凌迟。
她很快沮丧地意识到,自己找的例子虽然都“对”
,可有些格式、顺序、措辞,并不完全契合曹直正文那严谨到苛刻的逻辑链条。
于是,沈见微犹豫再三,鼓起十二万分的勇气,指着自己稿子上的一处,“曹编修,我这个‘德音宣下’,是不是也可以作为赦罪类诏书的起句?我看它在登基、赦狱的案例也用过不少次。”
【问出来了!
问出来了!
曹直不会觉得这问题蠢得冒烟吧?】
曹直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停下笔,抬眸看了她一眼。
那目光平静无波,却带着天然的审视感,语气平淡但不失挑剔,“‘德音宣下’可用,但你这段讲的是‘宥罪有度’,核心在论邢理、明法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