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启奏陛下,按我司去年的营收来看,若是将全额利润挪用,养万精兵还尚能接受,若是养十支便怕是得请温阁部想折了。”
张书缘说的没错,按照在己巳大战中的了解来看,这养一个兵至少要每月付出四银子的成本(包含军械粮草在内计算),而以他商司去年的二百肆拾万的利润以及六十八万两的海关关税来说,充其量他也就能养个五万来人左右。
“陛下,臣这边也没甚法子。
单我辽东一年便能耗费六百万两,再加上二百多万两的百官俸禄,以及四百万两的各地卫所钱粮,就这便已去了一千两百万两了,倘若再算上百官们的升职、恩赐、嘉奖、科举及驿递等杂事,这便又去了一百万多两。
就这臣还没算赈灾及救济平困等事……”
一提起花钱,温体仁的脸色便就的跟猪肝一样黑了,而张书缘更是好奇,历史中的毕自严是怎么为朝廷节省的了。
“陛下,臣有一法可挤预算。”
见众人都在愁眉苦脸,毕自严琢磨了一番就起身陈奏了。
“哦?毕爱卿有计策?快快与朕讲来。”
“陛下,若是要一次性编造百万大军,显然是件不可取的事。
所以臣建议将新军规模控制在十万人左右,再加之时间推移,我朝便可完成全国兵卒的裁汰之事了。”
“而新军之饷,臣建议可由都察院组成勘验组,核查九边军饷用度,将冗兵冗役裁汰,故此便可节省出一笔。”
“除此之外,臣还建议我皇恢复京东水田军屯,调拨部分京营兵与流民开垦滦州、蓟州荒地,兵自耕、兵自食,一年下来怎么样也能省下个十万石粮草的支出。”
毕自严不愧是大财学家,这一出手便就是重手笔!
“好办法啊。”
听到这话,温体仁便就是眼睛一亮,紧接着就想在他这强力手腕的基础上添一笔了。
可他还没站起,就听毕自严又继续说道。
“陛下,除了恢复京城军屯之外,我朝亦可利用商贾,以盐引折色为名,将部分盐引授予九边,引商贾代朝运粮换取盐引的同时。”
“臣还愿请陛下一改太仓法制,将岁银解银进京后,直接交由押解官与边镇委官在太仓挂号兑交,只要数额无误,便不得再行拆封入库之事。
而这样一来既免损耗又能省脚力,一年下来可少花十余万两搬运费……”
这正如历史中那样,毕自严是毫不吝啬自己的想法,一口气就将自己的举措给说了精光,更是着重的讲述了番兑支法。
可听到这话,除去张书缘是在皱眉之外,其余人皆是喜笑颜开。
“好,不愧我朝肱骨老臣。”
朱由检一高兴,说着就要批准。
“陛下且慢,臣有话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就在这个紧要关头,张书缘是赶忙起身阻止。
“哦?张爱卿是有何话?难道毕阁老之策有误?”
“陛下,毕阁老之策无误,但却有几处弊病,一是此法易滋银数短少,成色参差。
二是容出虚报冒支,无册可核。
三是此法易使边商内商层层倒卖,坏我盐法。”
轰的一下,这所有人便就冷静了下来。
是啊,这法子虽然是能省钱,但却也是破坏了原有的账册规制,一旦有了急用钱的大事,或是朝廷要追查地方用度时,就没法再用查账簿这个办法了,因为没有了实物参照,那便就有了虚报的空间。
“张阁此言…倒也为实。
陛下老臣是一时心急差点致我朝于危险之境,还请陛下责罚!”
毕自严不愧是才学大儒,在想明白后完全就没有生张书缘的气,反而是被这说法给吓了一跳。
也是,他这办法的弊处,还是在施行了三年后才被他自己给发现的,而当时他也给出了解决办法,那便就是造册登记、兑支监督以及盐引对号截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