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怎么平日里不都挺能说的吗?怎么今儿反倒是没话说了?”
看到众人是这副样子,朱由检就有些温怒了。
“陛下,此并非臣等不言,是陛下所问乃关乎我朝各处,兹事体大,臣等一时不敢妄言。”
见皇帝发问了,毕自严便就出声为众人辩解了。
其实,毕自严是有很多话想说的,但一时间也找不到由头,便也就无从谈起了,因为,他与张书缘在大年三十所谈的内容,大多都是那耗资巨大的项目。
“恩,是得好好斟酌。
温爱卿,时至眼下,我陕西府等地的灾情治理如何?灾区亡故的百姓有无核算?还有去年的赋税可有明确数字?山东府船运暂停一事可曾解决?”
见他们似乎是在揣测自己的想法,朱由检就只好是点名了。
而自孔胤植及山东布政使上奏言说山东府因之后,朱由检就将这事儿交代了温体仁主管。
“启奏陛下,我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及南方一带的灾情,已有缓解之势。
南方诸省也已从水患中脱身,目前正由我南京户部尚书郑三俊带领地方群臣恢复民力了。”
“陛下,我朝去年的赋税虽说还在统计之中,但据臣估算,应是与前年相差无几。
至多…至多可能会相较于前年少个三十万左右……”
“而山东船运暂停一事,臣在正月二十时,以户部之名责令山东清吏司郎中曾应遴速疏通运河了,而山西黄布政使等也在围剿白莲之乱了。
曾想来应该是能赶在二月中旬前恢复海运。”
“至于亡故百姓,碍于时态紧急,加之人手不足,故此臣一时无力统计,还请陛下恕罪。”
温体仁是颇为蛋疼的开口,因为他手上的事情太多了,多到他都快掉头发了。
“恩,既然如此,那你户部可有对今年之事的筹谋?”
“回陛下,自当是有。
臣以为,我朝当今第一大事,当属开源节流之事,故此臣主张大力拨款农桑之事,并将张阁所奏之“官绅一体纳粮”
之策推行与全国,如此方可缓解财源枯竭之弊。”
“恩,张爱卿,你所奏之政,试行如何了?可有发现什么弊处?”
聊到了这里,朱由检便就把重点放到了张书缘那边。
“回禀陛下,新政大部还在筹备阶段,臣打算于开朝后将土地丈量一事推进至山西、陕西、山东及河南一域,一旦完成丈量便可与本年中旬,施行官绅一体纳粮了。”
“而位于天津卫试行的“商法”
一政,照目前形势看来一切良好,但弊处却是于宝钞相关,眼下宝钞与银粮之比已有五倍之差,也就是说价值一两的东西,则需要五两的宝钞才能买下。”
被点到名字,张书缘便起身恭敬的回应,而他所说的弊处是眼下大明财政最大的弊病之一,也是被众人所熟知的一大问题。
“恩,那张爱卿及诸位,可有办法了却这弊病?”
一说起宝钞,朱由检也很头疼,但又不得不面对。
说实在的,对于这个问题,这在场的所有人都知道该怎么解决,无非是将宝钞给大量回收,从而稳定其价值。
但这话又说回来了,手里没那么多银子,你又收回了宝钞,这朝廷又从哪儿去找钱用?难不成退回到以物换物的时代?“陛下为今之计,我朝只能是停止滥发宝钞,兴宝债券也不可多用。
而至于我朝的开支巨大的问题,臣建议应大力延续都察院发起的百日监管之政,发现一个贪官就惩处一个贪官,将其赃银用作于国家之上!”
“除去革弊陈新之外,臣建议我朝应大力出使海外邦国与之开展贸易。”
张书缘是自信开口,对于这个问题他早就想好了说辞,并跟朱由检在元年时就达成了共识。
“恩,如此办法倒不错,诸位爱卿,你们看呢?”
“陛下,臣王永光赞同张阁所言。
于我朝眼下形势之看,栓症一问若不解决,那这财事就必然无法整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