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249章 新政实施谣言四起(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冬季的海风凌冽如刀,吹在木质屋檐上是吱呀作响。

一家名为香客的客栈内。

张书缘是于孙居相对席而坐。

这还是他第一次与孙居相对席而坐,而孙居相的身形样貌也很是不俗。

他身材高瘦约有一米七五左右,眉骨如削,两道剑眉夺人耳目,一双眼睛狭长精光而内敛,望人时似寒星坠水,不怒自威!

这倘若让张书缘来评价他的样貌,一句话便是,此人好似是一把寒光戴展的利剑!

而在他二人一旁,还有四位天津卫的户部官员陪同,有天津清吏使司郎中宋津、长芦都转运盐使夏寅、小直沽巡检司韩安何。

“大人一路舟车,下官等接应不时,还请大人恕罪。”

刚一落座,一旁的天津清吏使司郎中宋津,便带着余下三位同僚躬身请罪了。

“呵呵,无妨,本阁又非户部之人,尔等接引不时也能理解。”

当着孙居相这位大才的面,张书缘也没好意思摆谱训斥,要知道那孙居相可是出了名的直臣,在后世风评可以说是极佳!

“孙大人,你比我早来些时日,这天津卫是何情况?”

摆了摆手,表示自己不在意那些虚礼后,张书缘便郑重的问向了孙居相。

起初,孙居相还以为他张书缘是跟那些个腐儒一样,只知道装装表面功夫在皇帝面前邀功请赏呢,可他却没想人这刚到就开始准备忙活政务了。

“大人您这一路劳顿,不妨明日下官再上禀。

下官等得知您来了之后,可是特备了酒宴,您不妨先歇歇再说。”

虽然有些惊讶,但孙居相还是得做好礼仪,毕竟此时的官员在面对上位者时是必须要拿出态度的,如若不然,轻则被扣上一个不敬上官的帽子,重则那就会使仕途受影响了。

“不了,事急从权,陛下将如此要事交于本阁,本阁岂能懈怠?孙侍郎还是与我讲讲此地的情况吧。”

一听这话,孙居相瞬间就对张书缘有了改观,将先前的流言蜚语全部抛出了脑外。

没错,自他登临朝堂之后,东林党和浙党就没少骂他是个“佞臣”

哪怕是在参与进惠民坊一事后,这群人也没少造他的谣,说他是在与民争利。

而这些,张书缘自然是知晓的,但他却没有去管,一来此事不疼不痒,二来是要管这事那非得累死不可。

见张书缘是铁了心的要办公后,孙居相便以眼神示意,让小直沽巡检司的韩安何去交代厨子晚些上菜了。

“大人,我天津卫一域眼下十分繁茂。

据我户部计入,漕粮转运量每年有四百万石上下,落入京通仓的粮草每年有十万余石,再加之本地农桑产出,共有十八万石左右。”

“除了繁茂农桑之外,此间的钞关盐业及其他产业,也十分繁茂,每年可给予我朝三十五万两上下的收入。”

“而因这等繁复产业,这天津一域也吸引来了各地商贾,主要有潮、闽、粤、晋、鲁五省之商帮,具体数目阁部哪里应该有数。”

“至于人口,碍于鱼鳞册未曾更改,这怕是就搞不清楚了。

若是让下官来推测,应当是有六万三四的本地户籍吧。”

“除了这明面上的情况,其他地方就不是太好了。

由于近些年来的战事,此间民生的预算是不断被挤压,在历经六次征饷加派后,此间的民力是十分凋敝。”

孙居相不愧是名载史册的大牛,张口间就把天津卫的大概情况给描述了一遍。

“恩,这与我商司统合情景的无二。”

张书缘是缓缓的点了点头。

在他看来此时的天津卫情况应该不会太好。

据史书记载,天津一域是历经了六次加派,每次的加派虽然看似不多,每亩耕地,只多增收一厘到二厘之间,但要知道,这增派的对象可基本上都是农民啊!

而虽然史书中记载,崇祯四年和八年时为镇压农民军而搞的“均输助饷”

分别将商税和盐课加到了百分之十,和百分之十五的税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撼宙帝尊三国从忽悠许褚当小弟开始重生彪悍小萌妻穿书反派逃命守则当不成赘婿只好去做儒圣了我被一只猫饲养了可爱过敏原极品上门女婿快穿之我在年代文里抱大腿魔王大人很烦恼明朝败家子王室之祭愿者超凡世界的资本恶魔权贵休妻后迎来火葬场袖藏天光快穿之宿主她飘了诸天:开局变成黑眼僵尸从大学学霸到首席院士电影系统逍遥游殿下,王妃又将您卖了心理真相掌上娇卿她除了能打一无是处我在天界当众神团宠大唐扫把星